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12章 搜神记?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搜神记?十二(2 / 3)

”和“地狼”名字不同,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淮南万毕术》记载:“千年的羊肝,会变成地神;蟾蜍吃到茭白,死的时候会变成鹌鹑。”这些都是因为气的变化相互感应形成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国的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时,曾出去打猎。在两座山之间,看到一个像小孩的东西,伸手想拉人。诸葛恪让它伸手,然后把它拉到原来的地方之外。这东西一离开原来的地方就死了。后来部下问原因,以为是神明。诸葛恪说:“这事在《白泽图》里有记载:‘两座山之间,有一种精怪像小孩,看到人就伸手想拉,名叫“傒囊”,把它拉到原来的地方之外,它就会死。’别把它当成神明觉得奇怪,你们只是碰巧没见过而已。”

王莽建国四年,池阳县出现小人影,高一尺多,有的坐车,有的走路,手里拿着各种东西,东西的大小和他们的体型相称,过了三天才消失。王莽很厌恶这件事。之后盗贼越来越多,王莽最终被杀死。《管子》记载:“干涸的沼泽过了几百年,山谷不迁移、水源不断绝的地方,会生出‘庆忌’。‘庆忌’的样子像人,高四寸,穿黄衣服、戴黄帽子、撑黄伞,骑小马,喜欢快速奔跑,喊它的名字,能让它去千里之外,一天内回来报告消息。”这么说,池阳县的小人影,或许就是“庆忌”。《管子》还说:“干涸的小水域里的精怪,叫‘蚳’。‘蚳’长着一个头、两个身体,样子像蛇,长八尺,喊它的名字,能让它帮忙捕捉鱼和鳖。”

晋朝时,扶风郡的杨道和夏天在田里干活,遇到下雨,就躲到桑树下。这时霹雳往下劈,杨道和用锄头格挡,打断了霹雳里精怪的腿,精怪掉到地上,没法逃走。这精怪嘴唇像朱砂一样红,眼睛像镜子一样亮,头上的角和身上的毛长三寸,其他部位像家畜,头却像猕猴。

秦朝时,南方有“落头民”,他们的头能飞。这类人聚集的地方有祭祀活动,名叫“虫落”,所以他们也叫这个名字。吴国时,将军朱桓得到一个婢女,每天晚上睡下后,头就会飞出去,有的从狗洞飞,有的从天窗飞,用耳朵当翅膀,快天亮时再飞回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身边的人觉得奇怪,晚上点灯查看,只见婢女只有身体没有头,身体有点凉,还有微弱的气息。于是用被子把她的身体盖住。到了天亮,婢女的头飞回来,被被子挡住没法回到脖子上,掉在地上两三次,发出忧愁的叫声,身体气息急促,像要死去一样。人们掀开被子,头才重新回到脖子上,过了一会儿,婢女就恢复正常了。朱桓觉得这太怪异,不敢留着她,就把她放走了。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这是“落头民”的天性。当时去南方征讨的大将,也常常抓到这样的人。还有人曾用铜盘盖住婢女的身体,头飞回来进不去,婢女最终死了。

长江、汉水一带,有“?人”,他们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能变成老虎。长沙郡所属的蛮县东边高山上的居民,曾做了陷阱捕虎,陷阱触发后,第二天众人一起去捉虎,却看见一个亭长,戴着红头巾、大帽子,坐在陷阱里。众人问:“您怎么会在这陷阱里?”亭长大怒说:“昨天突然被县里召唤,晚上躲雨,不小心掉进这里,快放我出去!”众人说:“您被召唤,不该有文书吗?”亭长立刻从怀里掏出召唤文书,众人于是放了他。刚走开没多远回头看,亭长就变成老虎,上山跑了。有人说:“?是老虎变成的人,会穿紫色葛布衣服,脚没有脚后跟;老虎中,有五个脚趾的都是?变的。”

蜀地西南的高山上,有一种生物,像猴子,高七尺,能像人一样走路,擅长追人,名叫“猳国”,也叫“马化”,还有人叫它“玃猿”。它们会盯着路上有美貌的妇女,趁机偷走,没人能发现。如果有行人经过它们附近,它们会用长绳子拉人,行人还是躲不过。这种生物能分辨男人和女人的气味,所以只偷女人,不偷男人。要是偷到女人,就把女人当妻子。女人要是没生孩子,一辈子都不能回家;过了十年,女人的外形会变得和“猳国”一样,意识也模糊了,不再想回家。要是女人生了孩子,“猳国”就会抱着孩子把女人送回她家。生下的孩子,都像人。如果女人不养孩子,自己就会死去,所以女人们都害怕,不敢不养。孩子长大后,和普通人没区别,都姓杨。所以现在蜀地西南有很多姓杨的人,大都是“猳国”(马化)的后代。

临川郡的各座山里,有一种妖物,出现时常常伴随着大风大雨,发出像呼啸一样的声音,能“射”人,被“射”中的人,过一会儿身体就会肿起来,毒性很强。这种妖物分雌雄:雄性“射”的毒发作快,雌性的发作慢;发作快的,不到半天人就不行了,发作慢的,能撑到第二天。身边要是有人救,还能活下来,救得晚了就会死去。民间叫它“刀劳鬼”。所以其他书籍说:“鬼神是那种能在世上显现祸福征兆的东西。”老子说:“从前得到‘道’的:天得到‘道’就清澈,地得到‘道’就安宁,神得到‘道’就灵验,山谷得到‘道’就充盈,诸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