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11章 搜神记?十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搜神记?十一(2 / 5)

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汉时期,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县人。他年轻时做小吏,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后来担任从事,大小事情都处理得很好,郡县里的人都不敢乱来。当时夏天大旱,太守在院子里暴晒自己求雨,却还是没下雨。谅辅以五官掾的身份出去向山川祈祷,自己发誓说:“我作为郡里的辅佐官员,不能劝谏太守、尽忠职守、推荐贤才、罢免恶人、安抚百姓,导致天地隔绝不通,万物干枯焦渴,百姓们盼望下雨却无处诉说,罪责全在我身上。现在太守反省自己的过错,在院子里暴晒,让我来谢罪,为百姓求福。我已经真诚到极点,却还没感动上天,现在我敢发誓:如果到中午还不下雨,我就用自己的身体来弥补我的过错。”于是他堆起柴草,准备自焚。到了中午,山间的云气变得乌黑,接着响起雷声,下起了大雨,整个郡都得到了雨水滋润。世人都因为这件事称赞他的真诚。

何敞是吴郡人,年轻时喜好儒家学说和技艺,隐居不做官。他家乡遭遇大旱,百姓和庄稼都很困苦。太守庆洪派户曹掾去拜见他,送上官印和绶带,请他暂时代理无锡县令。何敞不接受,退下后叹息说:“郡里有灾祸,我怎么能只想着保全自己的道义而不管呢?”于是他步行到无锡县,住在专门观测星象的屋子里祈祷,蝗虫很快就消失死亡了,何敞随后就悄悄离开了。后来朝廷举荐他为方正、博士,他都不去,最后死在了家里。

东汉的徐栩,字敬卿,是吴郡由拳县人。他年轻时做狱吏,执法公正详细。担任小黄县令时,所属的县里闹蝗灾,田野里连野草都被吃光了,但蝗虫飞过小黄县的边界时,就飞走了,不在县里停留。刺史巡视部属时,责怪徐栩不治理蝗灾,徐栩就辞官了,蝗虫立刻就飞到了小黄县。刺史向徐栩道歉,让他回到官署,蝗虫又飞走了。

王业,字子香,汉和帝时期担任荆州刺史。他每次外出巡视部属,都会先沐浴、吃素,向天地祈祷,希望能启发自己的愚笨之心,不冤枉百姓。他在荆州任职七年,推行仁政,没有苛刻邪恶的事情发生,山里连豺狼都没有了。他死在湘江边,有两只白虎低着头、拖着尾巴,在他的灵柩旁守卫。等他的灵柩离开荆州地界后,白虎就突然不见了。百姓们一起为他立碑,把他的墓叫做“湘江白虎墓”。

三国吴国时期,葛祚担任衡阳太守。郡境内的江面上有一根大木筏横在水里,能兴妖作怪。百姓们为它建了庙,赶路的人经过时祈祷祭祀,木筏就会沉下去;如果不祈祷,木筏就浮在水面,过往的船只会被它撞坏。葛祚即将离任时,准备了很多斧头,打算除掉这个给百姓带来麻烦的东西。第二天就要去处理木筏,头天晚上听到江里有喧闹的人声,派人去看,发现木筏已经移走了,顺着江水流了几里,停在河湾里。从那以后,行船的人再也没有翻船的祸患。衡阳百姓为葛祚立碑,碑文写着“端正德行祈祷消除灾祸,神奇的木筏因此移走”。

曾子跟着孔子在楚国时,突然心里一阵悸动,就向孔子告辞回家。回到家后问母亲,母亲说:“我想你了,就咬了自己的手指。”孔子说:“曾参的孝心,能在万里之外都让母亲感应到。”

周畅生性仁慈,从小就非常孝顺,只和母亲住在一起。每次出门进门,母亲要是想叫他,常常自己咬手指,周畅立刻就会觉得手指疼,然后回到母亲身边。治中从事不信这件事,趁周畅在田里干活时,让他母亲咬手指,周畅果然马上就回来了。元初二年,周畅担任河南尹,当时夏天大旱,祈祷了很久都没下雨。周畅收集埋葬了洛阳城边一万多具无主的尸骨,并为他们修建了义冢,很快就下起了及时雨。

王祥,字休征,是琅邪郡人,生性极其孝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爱,多次说他坏话,因此他失去了父亲的疼爱。继母常常让他打扫牛圈。父母生病时,他就衣不解带地照顾。继母常常想吃活鱼,当时天气寒冷,河面结冰,王祥就脱下衣服准备凿冰捕鱼,冰面却突然自己裂开,两条鲤鱼跳了出来,他就拿着鱼回家了。继母后来又想吃烤黄雀,又有几十只黄雀飞进他的帐幕里,他又用这些黄雀供养继母。同乡的人都很惊叹,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上天的结果。

王延生性极其孝顺,继母卜氏曾在隆冬时节想吃活鱼,命令王延去捉,王延没捉到,就被继母用棍子打得流血。王延沿着汾河,敲着冰面哭泣,忽然有一条五尺长的鱼从冰面跳出来,王延就把鱼拿回去献给继母。卜氏吃了这条鱼,好几天都没吃完,这时她才醒悟过来,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王延。

楚僚早年丧母,侍奉继母非常孝顺。继母生了毒疮,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楚僚就慢慢用嘴给继母吸脓,吸出血后,继母晚上就能安稳睡觉了。后来楚僚梦见一个小孩对继母说:“如果能吃到鲤鱼,你的病就能好,还能延长寿命;不然的话,没多久就要死了。”继母醒来后把梦告诉了楚僚,当时是十二月,河面结冰,楚僚就仰天长叹流泪,脱下衣服躺在冰面上。这时有个小孩把楚僚躺的地方的冰砸开,冰面突然自己裂开,两条鲤鱼跳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