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1 / 2)

话说三人走了很久都没翻过山岭,多九公说看这情况怕是走错路了,正好那边有个茅庵,咱们去找僧人问问路。三人走到庵前,正要敲门,就看到一个老翁提着酒壶和猪头过来,推开庵门要进去。

唐敖上前拱手问老翁这庵叫什么名字,里面有没有僧人。老翁说了声“得罪”,先进去放下东西,然后出来拱手回答说,这庵里供着观音,自己就是僧人。林之洋很惊讶,说你既然是和尚,怎么不剃头发,还打酒买肉,难道养着尼姑?老翁说里面是有个尼姑,是自己的妻子,他俩从小就在这看守香火。他还说,他们国家本来没有“僧人”这种说法,听说天朝从汉朝以后,住庙里的人都要剃发,男的叫僧,女的叫尼,所以这里也照着天朝的规矩,就算不吃斋、不剃发,称呼也一样,自己叫僧,妻子叫尼。

多九公说明来意后,老翁赶紧行礼,说不知道是天朝的贤士,便邀请他们进去喝茶,唐敖说还要赶路,就不耽搁了。林之洋又问,和尚尼姑生的儿女叫什么,难道和普通人不一样?老翁笑说,他们只是看守香火,没犯法没做坏事,和普通人没区别,儿女的称呼也和天朝看守文庙的人所生儿女一样。唐敖问这里的人脚下都有云雾,是天生的吗?老翁说这云是从脚上生出来的,没法勉强,颜色以五彩为贵,黄色次之,黑色最卑。多九公催着问路,老翁这才指了路,三人顺着路穿过了山岭。

到了市集,发现人很多,情况和君子国差不多,就是大家脚下的云五颜六色、形状不一。有个乞丐踩着彩云走过,唐敖问多九公,彩云最尊贵,乞丐怎么会踩彩云?林之洋也说,岭上那个和尚又吃荤又喝酒还有老婆,脚下也是彩云,难道这花子和和尚有什么好处?多九公解释说,云的颜色虽有贵贱,但踩彩云还是黑云,全看人心和行为善恶,和富贵贫贱没关系。心地光明正大,脚下就有彩云;心里奸邪,脚下就生黑云,而且云的颜色会随心而变,没法勉强。所以富贵的人可能踩黑云,贫贱的人反倒踩彩云。不过这里民风淳厚,踩黑云的人很少,因为大家都以黑云为耻,遇到坏事躲着走,遇到好事抢着做,没有小人习气,邻邦都叫这里“大人国”,外人不清楚,还以为是指人长得高大,其实不是。

唐敖说自己一直疑惑,听说海外大人国的人身高几丈,怎么这里的人不是,原来传错了。多九公说,身高几丈的是长人国,不是大人国,等以后到了长人国,你就知道“大人”和“长人”不一样了。

忽然街上的老百姓都往两边闪开,让出一条大路。原来是有位官员过来了,他头戴乌纱帽,身穿员领袍,头顶还撑着红伞,前后簇拥着不少人,看着挺威严。只是他脚边围着红绫,看不清脚下云的颜色。

唐敖说:“这地方的官员大概是因为脚下有云雾垫着,走路方便,所以不用车马。可为啥要用绫子把脚遮起来呢?”多九公解释道:“这种人脚下突然生出一种恶云,颜色像黑又不是黑,有点发灰,人们叫它‘晦气色’。但凡生出这种云的,肯定是暗地里做了亏心事,虽然能瞒过人,这云却不饶他,在脚底下生出晦气,让他在人前出丑。他用绫子遮着,不过是想掩人耳目,其实就是‘掩耳盗铃’。好在他们这云的颜色会跟着心思变化,只要真心改过,一心向善,云的颜色也会跟着变。要是恶云老在脚底下不消失,不光国王会查他的劣迹治罪,就连老百姓也会因为他知错不改、自甘堕落,不肯跟他来往。”

林之洋说:“原来老天爷做事也不公平!”唐敖问:“怎么不公平了?”林之洋道:“老天只让大人国的人脚下生这种云,别的地方都没有,这不是不公平吗?要是天下人都有这块‘招牌’,让那些昧良心、不讲道德的人,脚底下都生出黑云,在人前出丑,让人人看了惊心,那多痛快!”多九公说:“世间那些不讲道德的人,脚下虽然没现出黑云,头上却黑气冲天,比脚下的黑云还厉害呢!”林之洋道:“他头上有黑气,我咋看不见?”多九公说:“你虽然看不见,老天却看得明明白白、分得分分明明。好人有好路走,坏人有坏路走,一切自有定数。”林之洋道:“要真是这样,我也就不怪老天爷不公了。”

说完,大家又在各处逛了逛,怕天晚了,就赶紧回船了。

走了几天,就到了劳民国,然后停船上岸。只见这里人来人往,脸都黑得像墨一样,走路时身子都摇摇晃晃的。三人一开始以为是走路太急,身子才会乱动;再看那些不走路的,不管坐着还是站着,身子也摇摇摆摆,没一刻停的。

唐敖道:“这个‘劳’字,用得真是贴切。难怪古人说他们‘躁扰不定’。看这模样,真是举动浮躁,坐也坐不稳,站也站不安。”林之洋道:“我看他们倒像都得了羊角风。身子这么乱动,不知道晚上咋睡觉?幸亏我生在天朝,要是生在这个国家,恐怕也得这样,过不了两天,身子就得散架。”唐敖道:“他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坐立不安,这么操劳,不知道寿命怎么样?”多九公道:

“我以前听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