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3 / 5)

说:“你赶紧上去搭船吧!”牛浦扛起行李就跑到了船尾,船家一把将他拉上船,示意他别出声,安排他坐在船篷底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牛浦看着众人把行李搬上了船,又看到随从从船舱里拿出写有“两淮公务”的灯笼挂在舱口,又让船家拿出炉子和烧水壶,在船头上生起了火,烧了一壶茶就送进了船舱里。这时天也黑了,灯笼也点起来了。四个随从有的在后船准备菜肴,有的在炉子上温酒。等一切都准备好后,他们就把菜都端到了中舱,还点上了一支红蜡烛。牛浦则是偷偷地从板缝里观察那个人,只见烛光下,桌上摆着四盘菜,那人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按着一本书,一边点头一边仔细翻看。看了一会儿,他就让人把饭拿进去吃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就吹灭蜡烛睡觉了,牛浦也悄悄躺下休息。

这天夜里东北风刮得很厉害,到了三更时分,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船篷的芦席直往下漏水,牛浦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五更天,只听见船舱里有人喊道:“船家,怎么还不开船?”船家回答:“这风正对着船头,这么大的风谁敢开?前面就是黄天荡了,昨晚几十只船都停在这儿,没一个敢走的!”

过了一会儿,天彻底亮了。船家烧好洗脸水就送进了船舱,随从们都到后舱洗脸。等他们洗完后,也递给了一盆水给牛浦洗。这时,只见两个随从打着伞上岸去了;另一个随从拿了一只金华火腿,在船边对着港湾清洗。洗了一阵后,就看到先前上岸的两个随从买了一条应季鲜鱼、一只烧鸭、一块肉,还有些鲜笋和芹菜,然后把它们一起拿回了船上。这时船家就开始量米煮饭,几个随从则是过来帮忙处理这些食材。

等食材处理妥当后,就装成四大盘菜,又烫了一壶酒,然后就端进船舱给那位老爷吃早饭。老爷吃完剩下的饭菜,四个随从就拿到船后的甲板上,坐在一起吃了起来。等吃完后,他们就把船板收拾干净,船家这才从船篷底下拿出一碟萝卜干和一碗饭给牛浦吃,牛浦也将就着吃了。

这时的雨虽然下的小了,但风还是没停。到了中午,那位老爷打开舱后的一块木板透透气,一眼就瞅见了牛浦,就问:“这人是谁?怎么在船上?”船家满脸堆笑地说:“回老爷,这是我们顺带的,他会出份酒钱。”老爷对牛浦说:“你这小伙子,怎么不进舱里来坐坐?”牛浦对此是求之不得,就赶紧从后面钻进了船舱,对着老爷又是作揖又是下跪。老爷抬手说:“船舱里空间小,就不用行这么大礼了,你先坐下吧。”坐下后,牛浦就说:“冒昧问一下老先生贵姓?”老爷说:“我姓牛,名瑶,字玉圃,是徽州人。你又姓什么?”牛浦说:“晚辈也姓牛,祖籍也是新安。”

牛玉圃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接过话头说:“你既然也姓牛,咱们五百年前又是一家,以后咱们就按祖孙辈相称吧。我们徽州人把叔祖叫叔公,你以后就叫我叔公吧。”牛浦听了这话,心里一愣,但看牛玉圃衣着派头十足,所以也不敢反驳,就问:“叔公这次去扬州办什么事呀?”牛玉圃说:“跟你说实话吧,八桥那边当官的,我认识的数都数不过来,哪个不请我去他们衙门?只是我懒得出门罢了。现在我在东家万雪斋那儿混,他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图我认识的当官的多,有点声势,所以每年请我过去,还给我几百两银子,名义上是想让我帮忙写写东西。其实‘代笔’就是个名头,我才懒得住在他家那个俗气的地方,我自己住在子午宫。你既然认了我这个叔公,以后我肯定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说完,牛玉圃就对船家说:“把他的行李拿进舱里来,他的船钱我一并付了。”船家打趣道:“老爷又认了个本家,可得多赏我们点酒钱啊!”

这天晚上,牛浦就陪着牛玉圃在船舱里吃了晚饭。到了夜里,风停了,天也放晴了。五更的时候,船就到了仪征,随后就开进了黄泥滩。牛玉圃起床洗完脸后,就拉着牛浦上岸溜达。等上岸后,牛玉圃就对牛浦说:“他们在船上做饭麻烦,这儿有个大观楼,素菜做得特别好,咱去那儿吃些素饭。”说完他就回头跟船上的人交代:“你们自己弄早饭吃,我们去大观楼吃完饭就回来,不用人跟着了。”

两人到了大观楼,正准备上楼梯时,就看见楼上已经坐着一个戴头巾的人。那人看见牛玉圃,也是被吓了一跳,就赶紧说:“原来是老弟呀!”牛玉圃也说:“原来是老哥!”两人平辈行礼磕了头后。那人就问牛玉圃:“老弟,这位是谁呀?”牛玉圃回答说:“哦,忘了给你介绍,这是我侄孙。”又转头对牛浦说:“你快过来磕头拜见,这是我拜了二十年的老兄弟,常在大衙门里一起办事的王义安老先生。”等牛浦行过礼后,三人就按宾客主家的顺序坐下,牛浦坐在侧边。

等服务员端上饭菜后,三人就吃了起来,饭菜有:一碗炒面筋和一碗烩腐皮。牛玉圃说:“我和你上次见面还是在齐大老爷的衙门里,自从上次一别,到现在才见着。”王义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