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4 / 4)

里一直过意不去。”杨执中听了这些话,就对两公子越发的敬重了,又和蘧公孙闲聊了几句。这时邹吉甫见状说:“二位少老爷和蘧少爷走了这么远的路,想必都饿了吧?”杨执中赶紧说:“粗茶淡饭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到后面用餐。”

随后,众人就被请到一间草屋里,这是杨执中收拾出来的小书屋,正对着一方小天井,天井里种着几棵梅花树。这几天天气暖和,已经开了两三朵花。书房里的墙壁上挂满了诗画,中间有一副笺纸写的对联,上面写着:“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姿而舞。”

娄家两公子看了,不禁连连感叹,感觉自己仿佛飘飘然进入了仙境。这时杨执中端出鸡肉和酒饭,大家一起吃了几杯酒、用过饭,之后就撤去碗碟,又煮了茶,大家悠闲地聊天。聊到之前两公子两次来拜访,却被杨执中家耳聋的老妇人误传消息的事儿,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两公子想着邀请杨执中到家里小住几天,杨执中却推辞说:“新年还有些杂事要处理,过个三四天,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访,到府上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大家一直聊到晚上打更的时候,庭院里洒满月光,皎洁的月光映在书房的窗户上,梅花的影子映在窗上,就像画上去的一样。两公子舍不得离开,杨执中说:“本应该留二位先生在这里过夜,可乡下的屋子又小又简陋,二位住着恐怕不方便。”于是,众人就手拉手,踩着月光,杨执中把两公子和蘧公孙送到船上,然后和邹吉甫一起回家了。

两公子和蘧公孙刚到家,看门的就来禀报:“鲁老爷有急事,叫蘧少爷赶紧回去,已经派人来过三趟了。”蘧公孙急忙赶回鲁家,见到了鲁夫人。鲁夫人告诉他,鲁编修因为女婿不愿意钻研科举八股文,心里很生气,打算再娶个小妾,早点生个儿子,好好培养他读书考进士,好延续家里的“书香门第”。鲁夫人劝他年纪大了,没必要这么做,鲁编修一气之下,昨晚摔了一跤,现在半边身子发麻,嘴巴和眼睛都有点歪斜了。鲁小姐在旁边,眼泪汪汪的,只能干着急叹气,蘧公孙也没有办法,赶忙跑到书房去探望。

此时陈和甫正在给鲁编修把脉,把脉之后,陈和甫说:“老先生的脉象,右寸部位有点弦滑。肺是主管气的,脉象滑说明体内有痰。老先生虽然身处乡野,但心里还惦记着朝廷,忧虑发愁,所以才得了这病。治疗得先从顺气祛痰入手。我发现现在很多医生嫌弃半夏药性燥,一遇到痰症,就改用贝母;但用贝母治疗湿痰,效果反而不好。老先生这个病,应该用四君子汤,再加上二陈汤,在饭前温着喝。只要吃个两三剂药,让肾气调和,虚火不再乱冒,病情就能好转。”说完,陈和甫就开了药方。鲁编修一连喝了四五剂药,嘴巴不歪了,就是舌根还有点僵硬。陈和甫又给他把了脉,换了个丸药的方子,加了几味祛风的药,鲁编修的病情才慢慢有了起色。

蘧公孙一连十多天都在鲁家照顾,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趁着鲁编修午睡,他抽空跑到娄府。一进书房门,就听见杨执中在里面高谈阔论,知道他已经来了,就进去作揖,然后和大家一起坐下。杨执中接着刚才的话题说:“我刚才说,二位先生如此礼贤下士;像我这样的人不值一提,我有个朋友,住在萧山县的山里,这人那可是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学富五车、古今罕有,真是‘隐居能做个真正的大儒,出仕就能当辅佐君王的良臣’,三先生、四先生怎么能不结识他呢?”两公子一听,十分惊讶,连忙问:“世上真有这样的厉害人物?他是谁?”杨执中掰着手指头,准备介绍起这个人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