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皇子府书房的窗纱。
而楚清颜正趴在桌边,用炭笔在石榴园旁补画桂树的轮廓,笔尖刚落下两笔,就听见院外传来翠翠轻快的声音:“小姐,凝香宫的林姐姐来了,说是贵妃娘娘派来的,还带了好些东西呢!”
“林姐姐?”楚清颜停下笔,抬头看向景淮初,眼里满是讶异——林芷是夏贵妃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举止端庄,素来只在重要事时才会亲自出宫,今日来定是贵妃有要紧嘱托。
景淮初放下手里的灌溉图纸,笑着起身:“定是母妃记挂你,许是送些你爱吃的点心,咱们出去迎迎。”
两人刚走到廊下,就见一个身着浅青色宫装的女子站在庭院里,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捧着三个朱红漆盒,盒面雕着精致的缠枝莲纹,一看便知是宫中之物。
那女子见了他们,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温婉却不失端庄:“奴婢林芷,见过五殿下,见过县主。
贵妃娘娘听闻县主近日在筹备大婚事宜,特意让奴婢送些东西来,望县主喜欢。”
“林姐姐快请进,别站在院里晒着。”楚清颜连忙上前扶起她,目光落在朱红漆盒上,眼底满是好奇:“劳烦姐姐跑一趟,还让母妃挂心了。”
林芷跟着两人走进书房,待小太监将漆盒放在桌上退下后,才打开最上面的盒子——里面铺着层月白绒布,放着一卷素色宣纸,展开后,一套嫁衣样式图赫然映入眼帘。
图纸上的内容是用极细的狼毫笔绘制的,笔触细腻,配色雅致:领口绣着一圈缠枝桃花纹,花蕊用银线勾勒,透着细碎的亮。
衣襟两侧是流云纹,与景淮初腰带上的纹样分毫不差,流云尾端还缀着小小的珍珠图样;裙摆则是渐变的霞姿月韵色,从绯红过渡到月白,边缘绣着半透明的荷花纹,旁边用小字标注着“缀珍珠二十颗,银线锁边”。
“这……”楚清颜的指尖轻轻拂过图纸上的桃花纹,眼底瞬间亮了起来:“这样式竟跟我之前选的布料这般契合!连领口的桃花纹都跟我绣的银线桃花一样。”
景淮初凑到她身边,目光落在裙摆的渐变配色上,嘴角弯起:“母妃定是打听了你选的布料,才让绣娘按霞姿月韵锦的颜色设计的。
你看这裙摆的荷花纹,既不繁复,又衬得你灵动,正好符合你不爱张扬的性子。”
林芷在一旁笑着补充:“娘娘说,县主之前选了霞姿月韵锦做嫁衣,又偏爱桃花、流云纹样,便特意让宫里的张绣娘按这些元素设计。
张绣娘则是宫里最资深的绣娘,之前三位公主的嫁衣都是她亲手缝制的,手艺极好,针脚细得像发丝,穿在身上也轻便,不会压得人难受。”
楚清颜拿起图纸,翻到背面,只见上面还画着头冠的配套设计——比景淮初之前让人做的更添了几分雅致,除了流云、桃花银饰,还在簪头加了颗鸽卵大的东珠,旁边标注着“东珠取自内府库,温润不伤发”。
楚清颜的心里暖得发烫,转头对景淮初道:“母妃竟连这些细节都想到了,连头冠的东珠都选了温润的,怕硌着我。”
林芷打开第二个漆盒,里面放着几轴丝线,颜色从绯红、月白到银灰,一应俱全:“这些丝线都是娘娘亲自从内府选的,绯红线是江南新贡的云锦线,绣出来的纹样有光泽,银线是用雪花银拉的,细软不扎手,正好用来绣桃花蕊和流云纹。
娘娘说,若县主觉得样式有要改的地方,尽管跟奴婢说,奴婢立刻回宫禀报,让张绣娘调整。”
楚清颜拿起一轴绯红丝线,指尖绕着线轻轻摩挲,柔软得像云朵,她摇摇头,声音里满是感激:“不用改,这样式我太喜欢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只是……这般麻烦母妃和张绣娘,实在过意不去。”
“县主这话就见外了。”林芷笑着摆手,语气带着几分亲近:“娘娘说您是她认定的儿媳,又是个懂事能干的孩子,能为您准备嫁衣,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娘娘还特意交代奴婢,若县主不嫌弃,嫁衣的缝制就交给宫里吧——张绣娘带着五个得力徒弟,定能在大婚前三日赶制好,到时候直接送到镇国将军府,省得县主再费心找绣娘。”
“这……”楚清颜有些犹豫,看向景淮初,眼底带着几分试探。
她原想着让琳琅阁的若瑄帮忙找绣娘,如今夏贵妃主动提出,反倒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景淮初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暖意,对林芷道:“劳烦林姐姐回禀母妃,就说清颜和我都多谢母妃的心意,嫁衣便拜托张绣娘了。
只是有个小请求,还望母妃应允——清颜选的霞姿月韵锦和烟霞罗都在府里,明日我让人送到凝香宫,让张绣娘用咱们自己选的布料,这样清颜穿得也更舒心。”
“殿下考虑得周全。”林芷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