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第七十七章 景淮初隐藏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景淮初隐藏谋划(1 / 2)

五皇子府的深夜,比东宫更显静谧。

书房内只点着两盏烛台,暖黄的光落在摊开的《孙子兵法》上,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字样映得格外清晰。

景淮初坐在紫檀木椅上,指尖捏着枚白玉棋子,轻轻落在棋盘的“守”位——他已对着这盘残局坐了半个时辰,心思却不在棋上,耳尖始终留意着窗外的动静。

“吱呀”一声轻响,书桌左侧的暗格缓缓弹出,露出个巴掌大的空间,里面放着张折叠的纸条,边角还沾着点墨痕。

景淮初放下棋子,指尖捏住纸条,动作轻得像怕碰碎易碎的琉璃——这是他安插在东宫的眼线“墨影”传来的消息,每月初三、初八深夜,墨影会通过这处暗格传递情报,从未出错。

他将纸条放在烛火旁的瓷碟里,倒入少许黄酒——墨影用的是遇酒显形的特殊墨汁,寻常时候纸上只有空白。

酒液漫过纸条,黑色字迹渐渐浮现,一行行清晰起来:“太子明日带三百死士赴西北,暗卫假扮蛮族,刘修拟栽赃殿下为内应。

赵奎京营骑兵已往西北调动,称‘设防’,皇后查得蛛丝马迹,今夜已赴御书房,似欲揭发太子。”

景淮初的指尖在“栽赃殿下为内应”几字上轻轻划过,眼底没有半分惊惶,反倒掠过一丝了然。

早在太子借边疆冲突求兵权时,他便察觉不对劲——蛮族若真有三万骑兵,西哨卡早已传来急报,而非只靠兵部尚书递上的一纸密信。

如今看来,太子的野心远比他预想的更大,竟不惜以“谋逆”为赌注。

“淮初,夜深了,要不要传碗莲子羹?”楚清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刚睡醒的软糯。

她见书房灯还亮着,放心不下,便披了件外袍过来看看。推开门时,正见景淮初对着纸条出神,瓷碟里的黄酒还冒着细泡。

“清颜?怎么还没睡?”景淮初连忙将纸条收回暗格,起身迎上去,顺手帮她拢了拢外袍的领口:“夜里风凉,别冻着了。”

楚清颜走到书桌旁,看着棋盘上的残局,又看了眼瓷碟里的黄酒,眼底满是担忧:“是不是东宫又传来消息了?

最近总见你对着暗格出神,是不是太子又在谋划什么?”她想起前几日被栽赃贪污的事。

景淮初拉着她坐在软榻上,拿起她的手轻轻摩挲,语气温和却坚定:“是有消息,太子明日要去西北督战,还带了些私兵,皇后今夜去御书房,想跟父皇说些事。”

他没有提及“栽赃”“谋逆”等字眼,怕她担心。

楚清颜却敏锐地抓住了重点:“带私兵去督战?

皇后还特意去御书房……太子是不是又想害你?要不要我们现在去跟父皇解释?或者找父亲帮忙?”她说着就要起身,却被景淮初按住。

“别急。”景淮初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深沉:“现在不能去。

你想想,前几日我刚因‘贪污’被栽赃,若此刻我主动去揭发太子,父皇会怎么想?他或许会觉得,我是因记恨太子,故意编造罪名反击。

就算父皇信我,太子也会反咬一口,说我‘构陷储君’,反倒让事情更复杂。”

楚清颜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这些关节,只觉得有证据就该立刻澄清。

景淮初继续解释:“太子想栽赃我为蛮族内应,若我此刻介入,恰好落入他的圈套——他只需散布‘景淮初因怕被揭发,先行诬告太子’的流言,便能将水搅浑,让父皇难以分辨真假。

而皇后去御书房,虽不知她要揭发多少,却也是个契机。”

“契机?”楚清颜不解。

景淮接着说:“墨影说,皇后查得‘蛛丝马迹’,还带了太子幼时的旧物去御书房——皇后虽是太子生母,却也顾着文氏家族与大胤朝江山。

太子谋逆若成,文氏或许能掌权,可若失败,便是株连九族的罪名,皇后不会拿整个文氏冒险。

她今夜去御书房,定是想劝父皇阻止太子,甚至可能交出太子谋逆的证据。”

景淮初顿了顿,指尖划过软榻上的锦缎,语气更沉:“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不动’。

不主动介入,不传递消息,让事情自然发展。

若皇后真的揭发了太子,父皇定会彻查,到时候刘修的假身份、赵奎的私调骑兵、太子的死士,都会暴露,我被栽赃的事也会不辩自明,若皇后只是劝父皇,没提谋逆,父皇也会因‘太子带私兵赴西北’起疑,派人去查,最终还是会查到真相。”

“可这样一来,你不就成了太子的‘受害者’?”楚清颜终于明白他的用意:“太子栽赃你,你却不反击,只等父皇查明,这样父皇会更觉得你委屈,也更看清太子的野心。”

景淮初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