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那群弹劾他的文官耳中,让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
即使不能致秦然于死地,也要让他完全失去争夺丞相之位的资格。
“这个秦然实在是太猖狂了。”
“前去传旨的太监回来了,秦然简直是罄竹难书!”
在一处极为隐蔽的房间里,几张严肃的面孔围坐在一张木桌旁,低声议论着
。这些人都是以李斯为首的高级官吏,他们此刻聚集在此,目的只有一个,将李斯推上丞相的宝座。
“明日,我们联合起来,共同参他一本,定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一人愤愤地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献计献策,然而,自始至终,当事人李斯却一直沉默不语,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廷尉大人,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李斯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然后沉声道,
“不,我们不但不能弹劾秦然,反而要上书为他辩解。”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这是为何?”
有人惊愕地问道。
李斯微微一笑,解释道,
“明日想要弹劾秦然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多我们几个不多,少我们几个不少。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为秦然说话,反而能在皇帝陛下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
皇帝陛下的脾气和性格,李斯也算略有了解。他最看重的就是忠诚和正直。此时为秦然说话,正显示出他们的公正和大度。
如此一来,丞相之位对于李斯来说几乎是手到擒来。
李斯的话让众人如梦初醒,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李斯早已深思熟虑,看透了局势。
几日后的清晨,秦然尚未归来,咸阳宫内却已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宫廷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话题都围绕着秦然。
除了极少数与秦然关系密切的文官外,其余众人皆纷纷上奏弹劾秦然。
这些弹劾奏章如雪花般飞入皇宫,堆积如山,言辞激烈,指责秦然种种不是。
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中,有两个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个便是冯去疾。
这位平日里对秦然弹劾最为凶狠的大臣,今日却一反常态,缄口不言,仿佛这件事与他毫无关系。
这让在场的众人都颇感意外,尤其是站在一旁同样沉默不语的李斯,他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李斯暗自思忖,冯去疾今日的异常举动,恐怕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他当机立断,向前迈出一步,挺身而出,为秦然辩解起来。
“陛下,秦然将军为了我大秦之江山社稷,剿灭墨家,其功绩不可磨灭。虽途过程中或有一些小过失,但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他的功劳!”
李斯言辞恳切,声音洪亮,在朝堂上回荡。
话音未落,只见冯去疾也紧接着向前一步,与李斯并肩而立,同样为秦然辩解道,
“陛下,李斯所言甚是。秦然将军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些许小过,实难掩其大功啊!”
两人一唱一和,共同为秦然辩解的情景,让周围的文官们都大吃一惊。
要知道,如今丞相之位的最热门人选,除了秦然之外,便是李斯和冯去疾。
按常理来说,他们二人本应互为竞争对手,彼此之间明争暗斗才对。
然而此刻,他们竟然同时站出来为秦然说话,这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