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4(1 / 3)

第24章024

从前没漏过半点风声的人,这会儿却突然想让儿子和自己定亲,苏宜只觉得奇怪。

她对着窦氏问道:“我和潘家接触不少,之前倒从未看出潘太太有这样的想法,家里可有跟他们说过什么?”

“就前几日去给缜哥儿送束宥时跟潘太太聊了几句,她见我送得及时,问起家中近来怎么突然这般宽裕,我只说是因着你在城里的书肆得了营生,拿了钱给家里,旁的再没多说。潘太太直说没成想一个女娃在城中几日竟有了这般作为,连连赞我好福气……”

不用窦氏再多说什么,苏宜也大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情最先知道的人是苏缜,以为她是靠着给书肆抄书和做批注赚钱,并不知道她的收入大头来自于卖字。

苏缜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家里无可厚非,毕竞如果不给他们一个确切答案,苏家人也没准像林家婶子那样,对林有春在外的营生猜东猜西,心心中不安。可窦氏转眼又把这事告知了潘太太,也实在嘴快。她以后得工作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权力争斗,身边人嘴快是最要不得的事情。等解决这件事情后,正好用事例说话,给家里的人都紧紧弦,也避免日后再有其他祸端。

见苏宜顷刻间陷入了沉思,窦氏忍不住出声道:“宜姐儿,你又是怎么想的?”

苏宜记得原文中潘太太严防死守,最是看不上原身,从不许儿子和原身有过多接触,甚至还因潘大堆原身的好感将她逼至退学。原身最后之所以嫁得不错,也是因为弟弟得了宁王的青睐,在京中有了一席之地,而原身又长了一张极美的面庞,阴差阳错找了个不错的人家,即便最后苏缜获罪也依着承诺娶她进门。

而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潘家的确比起苏家要强上许多。潘先生有功名,有社会地位,还有私塾这个稳定的进项,还有不用纳税这个实实在在的实惠;而潘太太娘家家境殷实,潘家公子长相并不算差,又是两人唯一的儿子。

这样的硬件条件,别说在林家村,就算在整个和松乡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如果是那种以嫁个好人家为人生终极目标的乡邻女孩,找这样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不愁吃喝安稳度日,其实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苏宜偏生就是最是不喜安稳的人。

她对着窦氏不答反问:“都说女孩子嫁人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们这两日可曾商量出什么意见?”

窦氏还是一贯的本性骄傲:“我原是有些瞧不上他家的,总觉得潘家郎君并不配你。但那天奚家婶子过来串门,听了这话直说是门极好的亲事,让我别犯糊涂,误了自家孙女。”

“有春娘第二天也知道了这事,也同我说潘家孩子的确不错,家里有车有粮,咱们乡里女孩子十有八九都盼着嫁过去,让我们不要耽误了你的前程。我被他们左一句右一句说得头疼,所以才想着让小缜写信请你回来说道说道。”虽然苏宜去学堂前也说过会好好读书学一身的本事,嫁豪门世家带他们发家致富不在话下,但那毕竟只是愿景,虽有希望但却十分渺茫。而潘家的提亲却是实实在在只要点头就能定下的事,所以苏家人不免犹豫,也怕错过了这门亲事,以后找的夫婿条件还不比潘家儿子,所以一定要要问问苏宜自己的意见。

苏宜也大概能了解苏家众人的心理,他们的思想认识也还是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女孩子始终都是要嫁人的。

窦氏和苏家夫妇活了这大半辈子,这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扭转的,遇事不决,苏宜还是先选"拖字诀"解决。“可我今年才十二岁,这年纪定亲也委实太早了些。再说潘家条件只是在乡里还算好,到了城中根本不够看的。旁的不说,只说我们学里,便有好些才豹兼得的男孩子,比潘家大郎强上百倍,我可不愿就这么将就着找个人家。”幼年在娘家看过戏文的窦氏立马展开联想:“我看那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书院结缘,且不说梁山伯,就是那强取豪夺的马家公子,家世样貌也强过潘家。”

苏宜和窦氏都明确表示有要拒绝潘家的打算,家庭会议开到这里,这件事情的调子也算定了下来。

林茵这会儿也跟着道:“潘先生那媳妇可不是好相与的,我们宜儿也不是人人揉搓的性子,我觉得还是等等更好。”苏隅虽然觉得和潘家结亲很有面子,但还是以苏宜的想法为主,说潘家反正也不过是暗示,咱们大可不理,不必回应就是。苏隅这话倒是提醒了苏宜。

潘家一向自视甚高,认为自家纡尊降贵向苏家提亲对方就该感恩戴德,决计没有不成的份儿。若是到时得不到正向反馈,苏缜能不能去私塾继续读书还是两说。

而今家里条件宽裕,她和苏缜都去书院读书倒是能负担得起,只是这会儿盛祈安已然转入书院,若这两人初始设定就是气场不和,天然敌对,难免还会再生枝节……

这的确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大大大大

事情有了结果后,苏宜当日下去便返回学堂,刚坐下上完一堂课后就听得外面有人找她。

是已经阔别整整一月的林有春。

上次萧澹遇袭之后,便开始怀疑府中有人被歹人收买,妄图要了自己性命,对原本几个护卫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