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抵达漓水站,已经是夜里一点多。
晚点了三个小时。
在这年头,实属正常,况且还是才雪落过的天气。
杜恒裹紧了身上的衣服,依旧难挡这侵入骨髓的寒意,一个月前还没这么冷,只是带了件薄袄。
左右张望,漓水火车站和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高矮两座建筑搭在一起,承担着进出站以及售票的功能。
站前广场上,看不懂什么型状以及像征意义的金属艺术品兀自矗立,被周围一圈的饭馆旅社包围起来。
印象中,这一串建筑完工也没几年,但却似包了浆,表面浮着一层黑灰色的油腻。
腊月天,老乡归家,车站稍有些热闹,穿着皮夹克的黑车司机哈着气蹲守在出站口,看见有人出站,象是狼群嗅到腥味,马上聚拢过来,嘴里大声吆喝着。
“到岭南镇。”
“到大孤山,马上就走哎。”
而远处路灯下,歪歪斜斜停着几辆红色或是灰色的昌河面包车。
浓妆艳抹的旅馆女老板也来凑热闹,拉拉扯扯的邀请落单旅人去她那边暂住一晚,风骚劲却也是吸引了几个人过去。
当然,也不是谁都愿意花上这份钱,甚至有拖着蛇皮袋的几名老乡转身进了候车大厅,估摸着是想挨到第二天早上,再搭车,要省下来几十块。
杜恒略作思考,这个时间点确实比较尴尬。
但钱是男人的腰胆,有了从时雪婧那边弄到的三千元激活资金,倒也不至于在候车大厅熬着。
没理会黑车司机的招呼,冒着寒风踩在积雪上,往县城的方向步行了五六百米,拐进另一条街。
这边也有宾馆,数量还不少,随意挑了间进去。
讲了点价,二十五块钱一夜,估摸着要比站前广场附近的少上二三十块。
还别不服气,人老板娘冒着寒风卖弄姿色,不也是附加值?胸口那拉链白敞开的?
虽说眼下住的这片是有名的红灯区,重生前街巷间依旧流传着它的名声,杜恒和老板打了声招呼之后,却也一夜无事。
没有奇奇怪怪的小卡片以及半夜的敲门。
早上起来,借了宾馆的电话打到邻居婶婶家,才晓得老妈昨天已经坐火车去找老头子了。
啧,真就是半点舍不得分开,不过,这寂寞走南华什么的,国道边开心饭店不少,虽说老头子人品坚挺,可还是看着点好。
上火车前,他和老头子就是在国道边一家开心饭店吃的雪菜肉丝面,6元,但招牌上,鸡蛋面可是160元
既然老妈不在家,杜恒也省得回家再折腾解释,年前就这十来天,眈误不起。
吃过早饭,便是踏上了往市区的火车。
上午八点多有一班,票价十四块五,目的地宜城就是终点站,座位多的是。
一个多小时过去,稳稳停在宜城火车站。
这也是老站,年代感比漓水站更甚,街边人来人往的道路,黑的象是染上了墨汁,真带点臭哄哄的味道。
杜恒落车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车站附近的农贸市场,买了件厚袄子,六十五块。
摊主脸上带笑,使劲忽悠,甭管你信不信了,反正里面充的是鹅绒。
上身的效果还是蛮暖和,稍微讲了点价格,杜恒没过于纠结,麻利换上便是离开。
凭借着脑子里面的记忆,七拐八拐的进了龙山路后面的小巷。
和农贸市场那边的热火朝天不同,这边便是显得有些冷清了,毕竟腊月天,买衣服,买炒货甚至锅碗瓢盆才是头等大事。
这会儿的街巷,背阴处还有点积雪,至于行人踏足的地方,则是坑坑洼洼,泥泞遍布。
巷子尽头的店铺门口,竹制的椅子绑着红色的布块,兴许里面还掺着点棉絮,只为让主人的屁股舒坦些。
穿着灰袄子的短发中年男人正拢着手靠坐于竹椅上,晒着太阳,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棉鞋半套着,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脚后跟的袜子似乎还破了个洞。
啧,谁能想到,这位老哥,往后也是宜城数得着的大老板。
“老沉,拿点货。”
杜恒忍住心里的笑意,开口打招呼,这年头,还能见到不少草莽英雄落寞的时候。
“你自己看吧。”
沉俅摆了摆手,百无聊赖的样子,旋即,却又凝神细看,捋了捋额头上凌乱的头发,疑惑道。
“这位小兄弟看着有些面生啊?”
“听人介绍过来的。”
杜恒随口敷衍了句,总不能说上辈子两人处的挺好,很对脾气,差点成为翁婿吧?
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