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临川羡榆> 主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主动(2 / 3)

漓江这边终于调到了,但她去取的时候却听到说是从江市调来的。

那一瞬间她就知道,一定是李璟川。

想起他走之前的志在必得的眼神,舒榆放下手机,走到画架前。

未完成的乌篷船在雨中等待着,就像她此刻的心情,悬在半空,找不到落脚点。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舒榆深吸一口气,终于还是拿起手机。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

"颜料收到了,谢谢。"

发送完毕,她把手机扔在沙发上,像是扔掉一个烫手山芋。

心跳快得不像话,仿佛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她走到窗边,看着雨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

这个号码,她以为永远不会拨通,就像那个清晨,她以为他们永远不会再见。

可是现在。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提示音在雨声中格外清晰。

舒榆拿起手机,上面只有七个字,"不客气,期待成品。"

简单,克制,就像他给人的感觉。

可是不知为何,舒榆却从这短短的几个字里,读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温度。

她放下手机,重新拿起画笔。

这一次,当她蘸取那抹"雨过天青"时,心情已经完全不同。

细腻的矿物粉末在调色盘里晕开,呈现出她想要的那种带着微光的青灰色。

画笔落在画布上,乌篷船的轮廓渐渐清晰,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仿佛正在等待某个归人。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变得轻柔,画室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

舒榆专注地画着,心中某个角落,也如同这江心的乌篷船一般,渐渐找到了方向。

雨幕中的漓江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山峦在雨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舒榆的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挥动,将这一刻的意境永远定格。

而在江市的办公室里,李璟川放下手机,望向窗外。

雨中的城市别有一番韵味,他忽然想起舒榆说过的话:"艺术的意义,不在于震撼人心,而在于轻轻触碰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

这一刻,他好像也触碰到了那个柔软的角落。

雨还在下,两座城市,两个人,因为一盒颜料,重新连接起了那条若即若离的线。

——

连日的阴雨终于停歇,舒榆的《江雨图》也迎来了最后一笔。

当那艘乌篷船在江心完美呈现出“雨过天青”的独特韵味时,窗外,真正的阳光也恰好穿透云层,洒在漓江粼粼的波光上。

画作完成了,那种充盈在胸口的创作满足感,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想要分享的冲动,让她再次拿起了手机。

她点开那个只有一条往来记录的号码,指尖在屏幕上方悬停。

这一次,不再是因为焦急的求助,而是一种更私人、更微妙的情愫。

她斟酌着用词,反复输入又删除。

“画完成了。” 最终,她发送了这三个字,配上刚刚拍摄的成品照片。

没有过多的修饰,一如她往常的风格,但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心跳还是漏了一拍。

她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转身去清洗调色盘,试图用忙碌来掩饰那份莫名的期待。

她没想到,回复会来得如此之快。

水流声还未停歇,手机的提示音就清脆地响了起来。

她关掉了水龙头,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拿起手机。

李璟川的回复依旧简洁,却带着分量:“很好,乌篷船的意境,抓得很准。”

他不仅看到了画作的完成,更精准地捕捉到了她最用心、也最得益于他的那份雪中送炭才得以完美呈现的部分。

这种被懂得、被细致入微地欣赏的感觉,像一股暖流,悄然漫过心田。

勇气,似乎也在这瞬间积聚。

舒榆靠在窗边,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背上。

她低头打字,这一次,信息发送前,她停顿的时间更长了些。

“谢谢你送的颜料,想请你吃顿饭,聊表谢意,你下次什么时候来漓江?”

这条信息比之前的都要长,也包含了更明确的主动意味。

发出后,她轻轻吁了口气,感觉脸颊有些微热。

她将原因归咎于窗边过于温暖的阳光。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稍长了一些。

几分钟的间隔,在此刻仿佛被拉长。

舒榆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象他此刻的情景,或许在主持会议,面容严肃,言辞精准;或许在批阅文件,眉头微蹙,全神贯注。

她甚至开始后悔,自己的邀约是否过于唐突,是否打扰到了他。

就在她思绪纷飞之际,手机再次震动。

“应该的,不必客气。” 他先是客气地回应了谢意,然后才回答她的问题,“近期日程较满,下周三下午有个临时空档。”

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婉拒,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并留下了余地。

这很符合他一贯的、不主动施压却总掌握着节奏的作风。

舒榆看着“下周三下午”这几个字,指尖微动。

她几乎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