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亲妈又来了(1 / 2)

三天后。

一辆辆印着“曙光日化厂拥军慰问”字样的卡车,满载着包装朴素却心意满满的雪绒花雪花膏,缓缓驶出了工厂大门。

它们没有开往繁华的百货商场,而是奔赴了遥远的边疆,奔赴了京城每一个平凡而辛劳的角落。

没有人知道,这朵悄然诞生的小小雪绒花,即将掀起一场怎样巨大的波澜。

一个月后。

南疆,某边防哨所。

年轻的哨兵小王,在站了一夜的岗后,搓着自己那双冻得通红、裂开好几道口子的手,走进了营房。

班长递给他一个小铁盒:“喏,前两天上级发下来的慰问品,说是京城一家工厂捐的,专门治手脚干裂,你试试。”

小王没在意,随手打开抹了一点。

第二天,他惊喜地发现,手上那些火辣辣的口子,竟然真的愈合了大半!

京城,军区总院。

护士长李姐,看着科室里一群小姑娘们因为频繁洗手而变得粗糙不堪的手,心疼得不行。

她把自己收到的那箱雪绒花,分给了每一个人。

“都试试!人家工厂的一片心意,别浪费了!”

一周后,整个科室的小护士们,都成了雪绒花的野生代言人。

她们不仅自己用,还推荐给相熟的病人和家属。

“阿姨,您别买那个什么巴黎之光了,又贵又不好用!您试试这个,我们医院发的,叫雪绒花,便宜又好使!”

京城第一机床厂。

车间女工张大姐,用工会发的雪绒花抹脸,同事都说她最近气色好了不少,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

她逢人就夸:“这雪绒花啊,可真是咱们工人的贴心小棉袄!比那些死贵的洋玩意儿,强多了!”

一时间,“雪绒花”这个名字,没有通过任何媒体,就以一种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方式——口口相传,在京城最广大的基层群众中,迅速地扩散开来。

与此同时,一封封字迹各异,却都饱含着真挚情感的感谢信,像雪片一样,从天南海北,飞向了曙光日化厂那个小小的传达室。

有年轻哨兵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的:“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冬天,不再那么难熬。”

有白衣天使娟秀的笔迹:“感谢你们的产品,守护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能更好地守护生命。”

还有工人兄弟质朴的话语:“好用!实在!我们支持你们!”

老李和王建国,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搬个小马扎,坐在传达室里,一封一封地读着这些信。

他们读着读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

王建国擦了擦老花镜上的雾气,看着窗外那飘飘扬扬的初雪,感慨万千。

“老李啊,”他喃喃道,“我好像有点明白周老板说的意思了。”

“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

就在京城那边的商业战场尘埃落定,雪绒花的口碑开始悄然发酵的时候,临安县的部队大院,却来了意外的人。

两个扛着麻袋、背着布包、看起来与整个大院气场格格不入的不速之客。

这天下午,周苏苏刚陪着安安念完一本童话书,正准备去厨房给陆战准备营养餐。

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邦邦邦的、极具穿透力的砸门声。

那力道,那节奏,不像是敲门,倒像是来讨债的。

“谁啊?”

周苏苏有些疑惑地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嘱咐安安:“安安乖,在屋里别出来。”

她透过猫眼往外一看,整个人瞬间就愣住了。

门外站着的,不是部队的领导,也不是热心的军嫂。

而是两个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主动找上门的人。

一个是她的亲妈,王翠芬。

一个是她的亲弟,周宝根。

只见王翠芬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脚上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正叉着腰,一脸不耐烦地继续砸门。

而她身后的周宝根,则像个鹌鹑一样缩着脖子,脚边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和一个旧得看不出颜色的帆布包,脸上满是怯懦和不安。

周苏苏的眉头,下意识地就皱了起来。

她们来干什么?

上一次见面,她可是毫不留情地把她们给怼了回去,还断了她们的财路。

按理说,王翠芬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怎么可能好心跑来看她?

难道是又想来打秋风?

周苏苏心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但最终还是拉开了门。

不管怎么说,这是原主的亲妈和亲弟,她不能把人直接晾在门外。

“你们怎么来了?”

她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带着一种礼貌而疏离的客气。

“哎哟我的老天爷!你可算开门了!我还以为你这屋里没人呢!”王翠芬一见门开,那大嗓门立刻就嚷嚷开了,一边说一边就要往里挤。

“快快快,宝根,把东西拿进来!沉死我了!”

周苏苏侧身让开,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