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生到校军场转了一圈,见众人士气不错,就骑马离开了静边堡。
众人面面相觑。
不会吧,总旗不会又去砍北虏的脑袋了吧?
陈长生没有去砍北虏的脑袋,今天的系统提示他,会有北虏前锋到开元卫一带游弋。
一是勘察地形,二就是给开元卫施加压力,顺便为后面的大军扫清障碍。
大军行动,可不是埋着头一味突飞猛进。
通常情况下,上万的军队,光是前锋就要突出几十里,乃至上百里。
不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侦察敌情,避免陷入敌人的包围圈。
那种大军进入山谷,一脸懵逼被人堵在里面的桥段,只存在于影视剧中,除非指挥官是个傻逼。
上万人的大军,前锋,侧翼,后军,一样都不能少。
陈长生来到开元卫的时候,已经有北虏的小股部队绕着开元卫耀武扬威了。
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一波,远远绕着开元卫骑马狂奔。
一边跑,一边嗷嗷乱叫,吓得开元卫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人。
没有军队出城驱赶,北虏军队更加嚣张,有人突进到距离城墙两三百米的地方,站在马背上,对着开元卫的方向撒尿!
陈长生眼神好,藏在里许外的一片树林里,静静观察。
北虏前锋不过几百人,开元卫竟然没人敢出城应战!
开元卫可不仅是一个千户所那么简单,为了加强北疆的防御,还驻扎着一个游击。
按照大文朝的规制,一个千户理论上有1120人,一个游击将军,大约有2000名士兵。
也就是说,如果满员,开元卫至少应该有3000个正规军。
3000人守城,按照理论,一万人是很难攻下来的。
守城一方不但占据地利,还可以调动城里的百姓协助。
何况,攻城一方还是北虏,他们擅长野战,攻城手段却很是有限,攻坚能力很差。
不管怎样,现在北虏才来了数百前锋,就算为了士气,开元卫怎么也要派人出去应付一下。
被几百个北虏堵在城里羞辱,时间一长,士兵们哪里还有士气,别说守城,没人逃亡就不错了!
打仗,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士气最是重要。
只要敢拼命,即便对方装备精良,也有取胜的可能。
大文朝人口众多,只要不怕死,就是用人堆,也能把北虏堆死!
可惜,文朝的军队被北虏杀破了胆,士兵毫无战心,军官贪生怕死,军队一触即溃,简直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开元卫的城墙上,千户王元启一个头两个大。
看看旁边一言不发的游击吴貌才,王元启心里疯狂骂娘。
只知道吃喝嫖赌,还游击将军呢,北虏来了,立马变成缩头乌龟!
老子是千户,主要职责是种田,你身为游击将军,消灭来犯之敌是分内之事。
连个屁都不敢放,任由北虏在城外猖狂,你给老子等着,等北虏退了,老子特么参不死你!
王元启能不能参死自己,吴貌才不在乎,他只知道,现在如果出去,死的一定是自己。
理论上自己有2000士兵,实际上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不吃空饷,自己哪来的银子养家丁。
没有家丁,上了战场,自己的安危谁来保护?
即便不上战场,家丁数量不够,在其他同袍面前也抬不起头!
大文朝的武将,有一个很糟糕的恶习,就是豢养家丁。
打仗靠的不是手下的军队,而是自己的家丁,简直是离了大谱。
军队就是凑个数,吓唬吓唬人,实际上用处并不大。
军费都拿来养家丁了,大文朝的普通军队,不但缺乏训练,饭甚至都吃不饱,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别说打胜仗,不造反就不错了!
就拿吴貌才这个游击将军来说,理论上的2000手下,其实就百来个家丁能打,剩下的都是攒鸡毛凑胆子!
千户王元启就更惨了,因为不舍得花钱,也因为权力有限,连50个家丁都没有,满打满算也就30来个!
再加上一些百户千总之类军官豢养的家丁,开元卫拢共加在一起,真正能打的也不到500人!
就这,还是把城中富户的家丁加在一起,如果光算军队,可能连300人也不到!
三五百个能打的,怎么和上万的北虏大军野战,城能守住就不错了,出去就是送死!
看了看天色,陈长生感觉时辰差不多了。
再晚,北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