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上午。
便是贾岛《独自在海边的小镇》首映礼的日子。
依然是在电影宫首映。
再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这座电影宫,再一次地冲进威尼斯主竞赛单元,去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竞争。
贾岛不由地想到了上一次带着《夸父》来到威尼斯的日子。
脑袋里自动出现了奉化口音,
两年前,我从威尼斯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一次征战威尼斯电影节之剧。
最终,影帝,金狮皆归于我手。
《夸父》展映之时,观众影评人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两年之后,在这里,我竟然都拿不到一座影后了吗?
无论如何,优势在我!
双手握了下拳,到时间了,贾岛上台,拿着话筒,“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独自在海边的小镇》的首映礼,这部片,是我对亲人逝去后的一个感悟,一个反思,探讨另外一种对待悲伤的可能性。
好了,不眈误大家观影,接下来,欢迎大家进入李的世界!”
微微鞠了个躬,贾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灯光熄灭,银幕亮起。
原神那个圆规画出了胶卷的厂标出现过后,贾岛作品四个字出现。
伴随着入耳的是一段小提琴和钢琴为主旋律的古典乐。
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女人在歌唱。
一种淡淡的忧郁而克制的感觉。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两秒后,是一段缓慢的航拍镜头。
镜头不断地海面上推进,给到了一座并没有那么人声鼎沸,显得有几分清冷的小镇。
视角一转。
一艘渔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背景是灰蓝色的天空和海色。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白,只有环境音和配乐。
一种冷冽,孤独,略带哀伤的感觉扑面而来。
在座的都是对电影比较了解的人,看到这个开头,大家基本就明白过来了。
“这应该是一部讲孤独或者伤感的片子。”
“这部片大概应该更象是他上部《夸父》。”贾章柯道。
“夸父?”赵韬不解,“不一样哇?”
“大概率都是讲一个人的心理的,《夸父》其实也是这样。”贾章柯道,“继续往下看哇。”
开头的周讯演的李洁在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玩着,那是她的侄女,船尾,一个看起来年纪大了不少的男人在操作着这艘船。
这一切,在孤独的氛围中,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很快,画面来到了冬季,一座下着雪的小城市。
女主角在和一户雇主解释着什么,她脑袋微微扳着,脸上也没什么太多的表情,没有开心,没有愤怒,但文隐隐好象有一股火山在压抑看。
随着剧情不断发展,李洁的现状,过去都被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她和顾客们关系都很不好,总是易怒,但生活也算平静。
突然有一天,他迎来了大哥重病将死的消息。
画面再次回到了开头的那艘小船上,李洁和小女孩愉快地玩耍着。
回到家,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虽然不算很富裕,但住在小镇上,消费不太高。
且老公在好多人都在下岗的时候,有着一个还算稳定的工厂工作,为人稳重又负责,儿女听话,天伦之乐,也算是其乐无穷。
一切都来自一场意外。
晚上有牌友找她通宵打牌,她封火之后离开了家。
本来会按时下班回家的老公却因为老板一句话,考虑到现在大把大把的人没有工作,就又咬着牙加了一晚上的班。
加之那晚上恰巧就漏了煤烟,
早晨六点钟左右,李洁回家,正好看到老公在把小儿子裹着被子抱了出来。
伴随着还有丈夫的怒吼。
“你干啥去了?”
两个孩子的脸色都已经成了青紫色。
送到医院,医生最后只给了四个字,“节哀顺变。”
人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很多人是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的,有的只有平静,整个人就象是大脑死机了一般,在了原地,仿佛后来听到的所有声音都象是电视坏了发出的刺耳噪音。
两个孩子都没了,和丈夫的婚姻也没了,走关系去附近的城市打起了零工。
回到现在的时空,李洁遇到了自己大哥去世,大嫂改嫁,继父不想让李洁侄女跟过来的情况。
但是侄女也不想放弃小镇上的朋友和学校,想让李洁搬回小镇上居住。
李洁依然是无法面对那座带给了自己无限悲痛的小镇。
iiii
“我走不出来!”
一句话可谓贯穿了全片。
在两个小时后,李洁依然没有从伤痛中走出来,她能做的,就是和侄女一起坐在船尾垂钓。
在真正的痛苦面前,能做的只有活下去,等待与缅怀。
对人来说,持续活着,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