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0章 暴打外国人(1 / 2)

就在弗兰克征战《红警》的时候,林宇也开启了他的《英雄无敌5》的征程。

和那些30多,40多岁的“老炮”不同,林宇今年才刚刚大二,在今天之前,他甚至都没有玩过任何一款英雄无敌系列。

不过,林宇倒是知道英雄无敌。

是通过网络小说知道的,这段的网文很流行一种名叫“英雄无敌”文的东西。

大体上就是借用英雄无敌的设定,套网游文的皮。

所以,当他看到星辰平台居然“复活”了这些老游戏,还加入了匹配模式时,他第一时间就下载了游戏。。

而且相比《英雄无敌3》,作为3d游戏的《英雄无敌5》画面明显更精致。

进入游戏,点下匹配。

“正在为您匹配对手”

很快,匹配成功。

看着对手id前飘扬的星条旗,林宇的嘴角咧开了一个抑制不住的弧度。

“卧槽,老李!!真能打外国人啊!!这游戏!!!”

是的,林宇对匹配的热情,并不完全是英雄无敌这个ip,还有和外国人对战这个在当下华夏互联网主播已经闹麻了的真“热点”

林宇在聊天框里敲下了一行字。

“hello?”

对面很快有了回复,一个简单的“hi”。

之后林宇又用大学英语聊了几句,很快就兴奋了起来。

为什么只是匹配到一个外国人,就能让一个华夏玩家如此兴奋?

这个问题,欧美玩家可能永远无法理解。

对于他们来说,网络世界生来就是“平”的,和一个德国人玩游戏,跟和一个加拿大人玩游戏,除了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外,并没有本质区别。

但在华夏,情况完全不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华夏的互联网生态其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自给自足的局域网。外面的人轻易进不来,里面的人也不怎么出去。

这种环境,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禁果效应”。你越是禁止什么,人们就越想尝试什么。

墙外的世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华夏玩家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禁果”。他们对墙外的一切都充满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好奇。

这种好奇,无关好恶,只关乎未知。

所以,当一款游戏能够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窥见墙外的世界,甚至能和墙外的玩家真刀真枪地互动时,这种吸引力是致命的。

曾几何时,在国内的游戏圈子里,判断一款游戏是否“牛逼”的潜规则之一,就是一句简单的问话:“这游戏能打老外吗?”

能?那这游戏就有了火爆的基础。

不能?那吸引力至少要降一个档次。

诸如《dayz》、《h1z1》这类游戏之所以能在国内掀起一阵狂潮,其核心卖点,甚至都不是游戏本身有多好玩,而是它提供了一个让华夏玩家可以成群结队“远征”海外服务器的舞台。

无数玩家乐此不疲地在游戏里追着外国人,用蹩脚的“chglish”和拼音高喊着各种口号,那种混乱、荒诞又带点民族自豪感的奇妙体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乐趣。

这是一种压抑许久后的集中释放。

楚晨从很早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利用这一点。

从《终末战线》时期的外国人主播,再到星辰游戏平台引入的多国语言评论区的功能,让华夏玩家能看到国外玩家对同一款游戏的看法,也让自己的评论被国外玩家看到。

而这一次,所谓的“经典游戏重置”,加入跨国匹配,也只不过是把这个“卖点”又利用了一遍而已。

这种策略,放在欧美市场,可能毫无波澜。

甚至可能在事后的分析中,都不会出现在维尔福的分析列表里,这并非是他们的傲慢,而是一种隔阂。

他们无法理解这种深植于一代人成长环境中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情绪。

他们更不会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跨国匹配”,其吸引力甚至能超过3a大作的首发折扣。

当然这种由信息壁垒和时代压抑所产生的“好奇心红利”,也是有保质期的。

等到再过几年,社会整体逐渐开放,这种好奇和压抑产生的卖点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不过在当下,这仍然是百试百灵的“热药”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在无数宿醉未醒,或是通宵酣战后沉沉睡去的玩家脸上时,华夏的互联网世界,已经换了一副模样。

最先引爆的,是各大游戏论坛。

《【红警战报】暴打小日本!!!!》

类似这样的帖子,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里面的内容大部分也都是一个战报,偶尔还有一些聊天截图。

“这个b开局就一直打字,把他干死了之后,他还在打,有没有兄弟给翻译翻译?”

这些聊天截图,往往又能带动一大堆的讨论。

得益于星辰游戏平台拥有的基础全球知名度,这一次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