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0章 暴涨的数据(1 / 2)

星辰游戏48小时制作大赛,虽然名字上看着和其他48小时游戏制作大赛是一样的。

可实际上,星辰这一次做的东西,就是全新的尝试过。

过去那些所谓的极限游戏开发挑战,更像是一场属于独立游戏开发者与爱好者的狂欢派对。

参赛者大多是学生、业余爱好者,或是刚刚入行的新人,三五个人凑在一起,甚至干脆就是单枪匹马。

他们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几个不算成熟的想法,在48小时内,用简陋的引擎和粗糙的美术,拼凑出一个“原型”

这当然不是说不好,事实上不少人对这种deo情有独钟。

因为这些个人作品,确实非常有“个人色彩”,可这些游戏deo显而易见的也非常“粗糙”

人物走路会卡进墙里,攻击判定时有时无,游戏玩到一半突然崩溃更是家常便饭。

大家对此也心照不宣,评判的标准往往是“想法”和“创意”,而非完成度。

毕竟,在48小时内从零开始,能做出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本身就已经值得掌声。

但星辰游戏制作大赛不一样。

楚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它办成一场业余爱好者的联谊会。

他设下的门槛,邀请的团队,都只有一个标准专业。

这里的参赛者,不再是怀揣梦想的学生,而是在游戏行业里身经百战的职业军团。

五人制的团队配置,允许复用团队积累的引擎与核心资源库,这两条规则,直接将比赛的性质从“创造”拔高到了“整合与优化”。

就像刚刚结束的《亚当的世界》,楚晨的团队看似在48小时内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世界,但其中大量的基础场景、物件、角色动画,其实都来自于成熟的2d场景资源包。

他们要做的,是将这些现成的素材,通过精妙的叙事和玩法设计,组合成一个能让玩家沉浸其中的故事。

哪怕这个故事可能短了一些,且各种细节也打磨不足。

但这个deo的完成度,相当高。

不仅仅是星辰,其他游戏开发组做出来的成品完成度也很高,你像《空洞骑士》开发组teacherry,《绝地求生》开发组蓝洞。

国内的《古剑》烛龙开发组,《艾希》的开发组幻刃网络。他们48小时做出来的东西和普通人做出来的东西。

先不提创意如何。

完成度肯定高得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游戏制作比赛,这更像是一场汇集了全球顶尖大厨的“厨神争霸赛”,比的不是谁能从种小麦开始做出一块面包,而是谁能用现有的顶级食材,烹饪出一道惊艳四座的菜肴。

在这群神仙之中,t工作室,这个来自法国的团队,又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他们这一次参赛,本就是奔着宣传《死亡细胞》来的,所以游戏内核直接用了一部分《死亡细胞》的引擎素材。

游戏的核心玩法,也很简单。

除了传统的横版过关操作之外,屏幕还有额外的提示:【按下“shift”键,穿梭至“表世界”。】

苏小狸按下了shift键。

“嗡——”

一声轻微的空间扭曲声效,整个游戏画面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阴暗潮湿、怪物横行的地牢,刹那间变成了一座被藤蔓和阳光覆盖的古老神殿,狰狞的僵尸,变成了正在祷告的信徒,滴着毒液的陷阱变成了喷涌着清泉的喷泉。

而她的角色,也从一个手持利剑的战士,变成了一个握着法杖的祭司。

不少弹幕还没看这游戏战斗系统,就这个切换一出,直接就是一个大卧槽。

【哇!这个切换好流畅!】

【牛逼!这才是“平行世界”啊!一个里世界,一个表世界!】

苏小狸操控着角色在地牢,或者说神殿里前进。

她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游戏设计的精妙之处。

有些平台,在里世界是断裂的,无法通过,但切换到表世界,断裂的平台就会变成一座完整的石桥。

有些敌人,在里世界是物理免疫的幽灵,必须切换到表世界,用法杖的圣光才能对其造成伤害。

这些设计很简单。

而且由于48小时的限制,整个deo一共就两张地图,一张普通图,一张boss图。

但《死亡细胞》积累起来的素材,还是让这个deo有着极高的完成度,而这个完成度,也稍微拯救了一点创意不足的弱点。

玩起来手感,美术,给到的反馈,超过了创意。

所以评分紧紧的咬在《亚当的世界》之后。

与此同时,已经回到了法国的贝纳和他的两个伙伴,同样参加了比赛的主美亚当,和主程序托马斯,几个人正在办公室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电脑的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别的,正是《平行世界的余响》在星辰游戏平台的后台数据页面,其中最大的数值是下载量。

游戏deo正式加载开始不到三个小时,《平行世界的余响》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