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51章 泰山北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1章 泰山北斗(2 / 3)

统一转为事业编,算是给他们解决了指标问题。既然有这道东风,《中国散文》也可以混在里面,看能不能蒙过去,这就看大家下来怎么做工作了。

孙朝阳反问:“我们是文学杂志社,好像跟福利机构扯不上关系吧?”

焦健正色:“不然,你社可以跟火把剧团合在一起,并成一个单位,这叫做……叫做……”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名词来总结归纳。

孙朝阳接嘴:“这叫借壳上市。”

心中禁不住给焦健点了个赞,这姓焦的人才啊,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出来,活该人家在视图上混出了头。

焦健也不知道啥叫借壳上市,微笑道:“孙主编,剧本的事情你看怎么弄?”

话题又绕到写剧本上面来,孙朝阳心中叫苦:这玩意儿可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关键还得保证剧拍出来后大红,这才为难人了。关键是,我也不知道该抄什么呀?这两年劳资之所以不写东西,就是没有上面可抄的,索性转去搞行政,要的就是保持晚节。等过两年,国家政策下来,我辞去社长一职,停薪留职去搞赚钱的活儿。但是,在之前,我得把单位的事情弄好。弟兄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把我送到总编的位置,我不管他们,甩袖子走了,那是连人都不做了。

哎,这两年是我在中国散文站的最后一班岗,很难熬啊!

他想了想,心中又是一动:焦健这个法子非常妙,但我为什么要通过区里去搞定这事呢?我完全可以走老周那条线,让他帮我活动活动。实在不行,找唐大姐也行啊。

吴胜邦离开中协去金融口一个大单位当一把手,权力大得惊人,如果有他出面,基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只是……老吴和自己翻脸了。实在不行,大不了我把这张脸抹了不要,再去找他喝喝酒说说好话。

心中有了计较,孙朝阳也不再跟焦健蘑菇,笑着站起身,看了看手表,自言自语:“时间已经不早了,我现在去县客运站,还来得及赶上回京城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

焦健大惊:“孙总编,你啥意思?”

孙朝阳大笑:“焦健同志的办法真好,佩服佩服,我就依你的法子去弄。我在京城工作多年,部委那边还认识些人,应该不难。事成之后,我请你吃饭。”

说罢,也不管他,径直去开门,准备闪人。

焦健大怒:“孙朝阳,你还擅长总编着名作家呢,着名作家就是你这么干事儿的?”

孙朝阳:“谁说作家就应该是道德高尚之人,我可不受这种约束。”

焦健:“流氓,流氓!”

忽然,门开了,一人笑眯眯走进来,后面跟着一大群人,就连宗光辉对他也是毕恭毕敬。

“你们在吵什么呀?”那人大约七十多快八十岁的人,戴着眼镜,满头白发,额头饱满,衣着简朴,看起来和蔼可亲,丢街上就是个普通小老头,毫不起眼。

后面,宗光辉说:“余老,这位是新剧的编剧孙三石同志,是当今最好的作家。”

孙朝阳不疑有他,笑道:“不是,我就是个普通写手。你问什么是写手,就是靠写字维生的人。这个工作我怕干不好,正和焦健同志说还是让其他作家来写稿吧。”

“朝阳同志不想写这个剧本吗?”宗光辉皱了一下眉头,目光严厉地看了看焦健,这个焦健,怎么办事的?

焦健禁不住低下了头。

白发老者却笑了笑:“孙三石,我看过你的文章,挺喜欢的。你说自己是写手,靠写字维生。据我所知道,很多作家都是业余创作。很多事情,都要职业化,职业的总是好的。怎么,你不打算写剧吗?”

孙朝阳:“没灵感,最近也没有写东西的想法。”

老头又笑:“那可惜了。”

孙朝阳当众说不想写剧本,宗光辉感觉很失面子,喝道:“乱弹琴,孙朝阳你想干什么?”

老头朝他摆了摆手:“孙三石同志你不写剧本太遗憾了,实际上,他们要弄这个剧,我个人是不同意的。我算什么呀,就是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虽然说做了些微小的贡献,但也是职责所在,也是集体的成绩。相比起那些默默奉献的同事,我余敏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过是集体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推导出结果。就算没有我余敏,也会有高敏、王敏、刘敏。就算要宣传,也应该宣传他们,而不是我。”

“啊,你是余敏先生?”孙朝阳心中彷佛响起了一道大雷:“搞氢弹的余老?”

宗光辉立即介绍说:“对,正是余敏院士。”

“苍天!”孙朝阳惊呼。

眼前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小老头顿时高大起来,就好像一座泰山矗立在地平线上,那种威势压得人无法呼吸。

孙朝阳两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