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20章 这次征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0章 这次征文(3 / 3)

好像也开了窍,竟把文章写得异常鲜活有趣,有种新人作家独有的锐气。

作品顺利发表,读者好评。然后进入征文遴选,一路夺关斩将,竟然被评委们投票定为特等奖。

也成就了一桩文坛佳话。

后来,这位在意大利创业的超市老板成为大林手头的特约作家,写了一系列中国人在意大利的散文,其中包含出国后如何办签证,如何办永居,怎么见工,怎么做饭,连在意大利旅游该怎么乘车都写了,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活脱脱黑在罗马指南。

系列文章一出,很受读者追捧,也小小推动了一把《中国散文》的销量。

前头说过,《中国散文》举办的这种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奖,通常都会有关系户。比如评委的好友,文学界的老前辈,上级打招呼塞进来的人,或者赞助企业给的名单。

先说赞助企业,经济社会,如今各大杂志报纸都开始上广告了。现在的报刊虽然都是财政拨款,但国家还不富裕,发下来的款子有限,也只能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编辑职工们的工资奖金,再多就没有了。马上就是物价闯关,外面的物价开始偷偷地上涨,大伙儿仅仅靠每个月八九十百余块收入,日子过得实在艰难。于是,文宣就给大家开了个口子,同意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广告收入纳入单位小金库,用来改善生活,也算是改革开放。

不过,这只针对综合性报刊,像《中国散文》这种纯文学杂志,把广发放里面确实不像话。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自己一口汤都喝不上,杂志社的人急啊。特别是刚集资建房,大家穷的浑身虱子的情况下。

就在这个时候,孙朝阳想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在杂志里夹广告纸——上级不是不许我们刊登广告吗,我夹一张纸进去不违规吧?

这种在报刊中夹广告纸的办法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很常见。他老家四川的两份销量极好的报纸《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里面就专门拿了几个版面刊登广告,厚厚地一叠,至于有没有人看,就两说了。

这个办法一出,大家都觉得好,然后招商,联系了一大堆企业,拿了不少广告费。

杂志社小金库充盈了,职工每个月可以多拿二十块奖金,对于生活质量的提振立竿见影,

这其中有一家大客户,是河北的乡镇企业,老板是当地地级市作协会员,据说正在争取入省一级,无奈发表作品数量不够,达不到标准。看到《中国散文》的大赛,就动了心,专门过来联络,表示愿意在杂志上投放广告。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作品质量差强人意,修改之后够得上发表标准,但要拿奖,却还差点意思,至少不那么服众;第二,这家企业是生产塑料箱子的,就是装玻璃瓶汽水那种,放广告上去,和不够雅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