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拿出了稿子和画笔,是水粉画。
八十年代年轻人的业余爱好挺高雅的,有人喜欢文学,人人写诗,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则玩乐器,少年宫每周也会开学习班,基本上算是免费教小孩们。
当时学西洋画的人比学中国画的人多,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画太考个人文化素养,境界不到,画出来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而且不像。二是,表面上看起来,学西洋画便宜,拿张纸,拿杆铅笔就能素描写生。不像中国画,最差的生宣纸就得一毛二一张,熟宣八毛,天价了。中国画颜料中成分复杂,有化工产品洋红,有矿石颜料朱砂,有植物颜料藤黄、花青,价格高昂。学起来,普通家庭承受不起。
对了,中国画颜料的藤黄有剧毒,曾经有小孩子吃了肚子痛,还送了医院。
不过,西洋画表面上看起来花不了几个钱,可一旦入门后,想要进阶,用的钱就海了去。
你画素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总得要学油画吧。油画的颜料中很多都贵得吓人,比如有画家为了得到满意的颜色,将宝石研磨成粉。另外,颜料还得用汽油或者香蕉水稀释什么的。
另外,当时专业的油画布不好搞,大多用棉麻包装布,就是用来装面粉的那种口袋。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的裤子和衣服上都还打着补丁。
学西洋画真的会穷三代。
到二十一世纪,去专业美术学院学西画,一年消费五六十万是很寻常的事情,已经和寒门子弟彻底绝缘了。
八十年代大家日子不好过,学画画的孩子们进阶后,多选择水彩画和水粉画,好歹和油画沾一点边。
吴盼盼眼观鼻鼻观心,酝酿情绪,待到饱满:“可以开始了,说吧,画个什么样的人物。”
“哪里来的毛病。”孙朝阳:“先说故事背景,是小日子某县某市一所叫湘北的高中,学校有一支校篮球队。我们的主角是刚考进高中的学生,名字叫樱木花道。”
没错,他打算让吴盼盼画的漫画就是小日子漫画家井上雄彦的代表作《灌篮高手》。
这部漫画从一九九零年开始在《少年jup》连载,直到一九九六年完本,与《棒球英豪》《足球小将》并称为该国运动漫画三大巅峰之作。
《棒球英豪》孙朝阳没看过,不予置评。《足球小将》给他的感觉很不好,有的情节简直就是颠覆了牛顿的物理学定律,说人话就是鬼扯,而且故事很一般。
但《灌篮高手》确实是把他给震撼到了,零零年代的时候,孙朝阳经营租书店,其中就有大量的漫画书,他是从头到尾看全了,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后来,老家仁德县的县电视台也开始连播,依旧热血。就是太长,特别是大结局是木暮投出致胜一球,就尼玛整了两集,吊足了胃口,实在太气人,就算是子弹时间也不能这么搞吧?
其实,小日子的运动竞技题材的漫画还有不少精品,其中孙朝阳最喜欢的是《棋魂》,里面虽然有重生和随身带着老爷爷元素,但很写实,没有乱七八糟的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主角近藤光的“神之一手”简直吊炸天。因为这部漫画的问世,让很多小孩子开始学棋,也让小日子已经奄奄一息的围棋运短暂的回光返照。可最后,日本棋院还是落魄到连棋院的大楼都卖了。
相比之下,东方的神秘大国的围棋运动虽然被阿法狗冲击,但战鹰战老的横空出世,让这一古老运动在网络时代万物竞发勃勃生机。
九零年,《灌篮高手》刚一开始在杂志上更新,销量炸裂。当年,杂志社发行单行本,销量达创纪录的二百五十万套,继续炸裂。要知道,八十年代小日子才一亿人出头,也就是说,每五十个人中就有一人买了漫画,破圈效应惊人。到二零零四年的时候,《灌篮高手》在小日子的销量突破一亿,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除了漫画连载,单行本,还被拍成动画连续剧。
当然,后来的《灌篮高手》大电影很法克,简直就是给观众喂屎,就不提了。
《灌篮高手》的所有版权加起来,是一笔惊人的天文数字。这就是一个大ip,能够下金蛋的母鸡。
孙朝阳对吴盼盼说:“樱木花道,神奈川县湘北高一学生,司职大前锋。十六岁,身高一米八八至一米九,体重八十三公斤。”
吴盼盼反驳:“不可能,那边的人没这么高。一个十六岁的学生,一米五才合理。”
孙朝阳想了想,自己的人种怎么也比小日子好得多,初二的时候也才一米五,初中毕业才勉强一米六。然后,接下来一年就开始猛长。吴盼盼这么说,也很合理,不对。
他气恼地喝道:“一米五的大前锋像话吗,咱们这是编故事,反正一个篮球运动员,个儿得高,要壮实。”
何情正在给二人剥香蕉,闻言扑哧一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