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或许就隐藏在秋月即将取来的那些陈年文卷之中。而北上的计划,不得不因此而暂缓,等待这至关重要的情报水落石出。
……
几乎就在李成安与段开炎商议行军路线的同时,镇北关也迎来了它真正的主心骨——睿亲王李睿。
庞大的中军主力抵达,让本就肃杀的边关更添了几分厚重,简单的接风宴席过后,帅府之内,只剩下李睿、欧阳正等核心将领。
欧阳正心中忐忑,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将李成安借走八千幽云铁骑,疑似深入北凉的事情禀报给了李睿。
出乎欧阳正的意料,李睿听完,只是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脸上并未出现预想中的震怒。
他沉默了片刻,将杯中已凉的茶水饮尽,随即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稳有力,直接跳过了关于李成安的话题:
“此事本王知晓了,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确定我军出击时间。北凉陈兵百万,我们不能坐等他们先动手,我们这次是攻,不是守。”
他直接指向沙盘上敌我双方的态势:“诸位,说说看法,我军何时出关为宜?”
欧阳正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凛然,明白睿亲王这是将担忧压在了心底,以大局为重。他立刻收敛心神,与其他将领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军议中。
“”
两个时辰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李睿最终一锤定音:“好!那就定在五日后,卯时三刻,大军开拔,出关迎敌!还请诸位抓紧时间,完成最后准备!”
他顿了顿,看向身旁的亲卫将领,命令道:“安排个人,以最快速度,将我军五日后出关进攻的消息,送往北州关,务必交到成安手中!”
“末将遵命!”亲卫将领抱拳领命,快步离去。
帅府内,气氛紧张而肃穆。李睿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深邃的眼眸中,有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凝重,更有那一丝深藏不露的的牵挂。
家国所需,没有人能逃过各自的宿命!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再慢慢准备,如今之计,时间比什么都重要,只能先打,再步步为营!
战争从来不是你安排好的剧本,而是战场上的临机应变。
北州关内,气氛比镇北关更加微妙而紧绷。
秋月调取的文卷很快便送达,李成安与段开炎连夜翻阅了几日,试图从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日期中找出蛛丝马迹。然而,结果令人失望。
这些将领的调任记录看起来并无明显异常,时间跨度长达一两年,有的甚至十数年,理由也无非是正常升迁、平调或填补空缺,分散在不同年份,很难直接证明这是段天德有意为之的布局。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段开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侥幸。
李成安放下手中最后一卷文书,眉头并未舒展:“太过完美的巧合,本身就可能是一种精心设计。这些人,有的是你父皇留下的,有极少数是段天德提上去的,谁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如今没有证据,也没有时间再深究了。”
就在这时,秋月快步走入,呈上一封插着三根红色雁翎的信件——这是来自镇北关的最高级别军情。
李成安拆开一看,正是睿亲王李睿亲笔所书,告知大军即将出关进攻的决定。
军情如火!
李成安将信件递给段开炎,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那张舆图,眼神中的犹豫和疑虑渐渐被决绝所取代。
“没有时间了。”他沉声道,“无论这是不是陷阱,都必须要走这一趟。镇北关那边大军主力一动,北凉注意力便会被吸引,这是我们趁乱深入的最好的机会,再等下去,拖累的只会是我们自己,必须如期出发!”
他看向段开炎和秋月,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按原定计划,明日拂晓出发!”
“是!”
“好!”
秋月和段开炎齐声应道,他们都明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刻的他们已无退路。
就在命令下达,众人心情沉重之际,两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门口,仿佛他们本就一直站在那里。
一人青袍古朴,面容温润,气质冲和,正是大师兄明心。
一人白衣胜雪,背负古剑,眼神平静如水,正是二师兄陈静虚。
他们的出现毫无征兆,李成安都未能提前察觉,心中顿时凛然。
李成安先是一惊,待看清来人,脸上瞬间涌现出难以抑制的惊喜,仿佛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了指引的光芒:“大师兄!二师兄!你们…你们来了?”
明心微微一笑,步履从容地走入房中,目光温和地落在李成安身上:“你的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