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9 章(1 / 3)

连着五日的晴天,愈发温润的春风将先前半月有余的水汽吹散,春风温煦,又有先前的雨露润泽,万物并秀,各处花木愈发蓊郁茂盛。正是适合围猎的好天气。

春狩之期,转眼即到。

大雍历代都有围猎之惯,通常设在春、秋两季。春狩相对办得简单,重在感受万物复苏、生灵繁茂。相比春狩,秋猎的场面则要盛大许多,意为丰收、收获庆贺,若是丰年,秋季的围猎还要比往年更加盛大些。且大雍男女之防不重,不仅官家女眷可以前去,便是学了骑射的少年亦可旁观。

沈家武将之家,沈青黎自对围猎有着浓厚兴趣,幼时,沈青黎便扮作男装,同父亲兄长去过一次春狩,当时年纪小,只能偷躲着看看。

后来,她又受困于东宫,即便皇家重视围猎,身为太子正妃的她每每都在同行之列,但却没有上场骑射的机会。大雍民风开化,并非不让女子骑射,而是萧珩不喜,认为此举有太子正妃损贤良、温顺的名声,故出手阻挠。

沈青黎只得作罢。但萧珩重颜面,即便二人感情不睦,旁人面前,总特意摆出一副夫妻情深的作态,她亦违心配合,一来是她一直将“太子妃”的头衔束缚自己,二来则是不想错过这难得外出散心的机会,即便不能骑马射箭,能暂离东宫那座牢笼也是好的。

及笄后的围猎,她只缺席了两次,一次是嫁入东宫后的最后一年,那时她身患重病,压根没力气下床,更遑论外出围猎。另一次便是今次,因着前世春日宴之事,令她万念俱灰,故足不出户许久,直到成婚之后方才慢慢解了自己心中枷锁。

重活一世,这次的春狩她自然想去,前世便是因鲜少外出而郁郁所终,今生得了自有之身她自想各处走动,但对春日宴之事仍心有余悸。陛下重视围猎,每年必亲自前往,朝臣为在圣上面前有所表现,皆跃跃欲试,太子必在同行之列。

但凡皇帝出行的场合,必与朝政分割不开,即便是在远离宫城之处。兄长正忙于处理宁安寺一案,父亲亦因突然接到的军务而需暂离京城几日,自己身为沈家人,若再找借口推脱,恐怕有些说不过去。

沈青黎本不打算外出,但面对父亲离京之前的嘱咐,加之嫣宁妹妹的兴致勃勃以及热情的相邀同行,心中到底还是有所松动。

围猎设在婺山,周围山环水绕,地势宽阔,圣上出行,萧珩自要伴随左右,处处表现照拂,分身乏术。且男女休憩之营本就分开,她又熟悉地形,婺山山多地广,只需防备避开些,当不会同太子打照面。

当然这些并不是她愿去此次春狩的最重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日宋嫣宁兴致勃勃地来府时,除了提及春狩一事外,另还提起家中要她与齐三公子在春狩时彼此了解,借机相看一事。宋嫣宁气鼓鼓地抱怨此事,却让沈青黎想起一事。

前世的春狩,她虽没有参加,但却也在之后听说了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有一件,便是陛下为晋王指婚。

听闻是钦天监在婺山山巅之处,观测到紫薇星宿,直称乃大吉星象,直言若有皇子在年内大婚,有利国运,乃上吉之事。

陛下听后的第一反应,是有意为晋王指一门婚事,指婚对象是工部侍郎之女方氏,家世算与晋王相配,既没有权势上的助益,却也是正三品的实权官员,算得中规中矩。

晋王对这门婚事的反应,她不得而知,只知最后的结果是,太子见机行事,将春日宴之事和盘托出,再言辞恳切地跪求陛下为自己赐婚。

所谓的“大吉星象”本就太子刻意所为,他自不会让自己的准备白白落空。陛下在应允下这桩婚事后,下旨赐婚,同时打消了为晋王指婚的念头,春狩结束后的第二日,赐婚的圣旨便送到了安阳侯府。

前世,钦天监的所谓“大吉星象”乃太子蓄意而为,一步一步皆是算计,如今没了春日宴的事情,萧珩无法说动皇帝赐婚。但指婚一事,会不会再次发生在晋王身上,她不得而知。

怀着好奇且复杂的心绪,另架不住宋嫣宁的热情相邀,还有自己想出去走走看看的私心,沈青黎只将从前骑马时常穿的那身烟紫色骑装和短靴翻找出来,随行侍卫也已提前安排妥当,此刻墨发已高高束起,就等宋府马车前来,便与宋嫣宁一同前去。

辰时一刻,宋府车架到达门外,沈青黎只又查验了一次别在腕上的袖箭,随即踏上马车。

婺山在盛京以北,一路北行,待出了城门,再往西北方向行十余里地便是。

马车辚辚而行,阳光和煦,春风拂面,出城门后的景色愈发明媚苍翠。美景悠然,两人坐在车里谈笑风生,除了宋嫣宁偶然抱怨兄长的几句,不知不觉便已到了婺山脚下。

春狩虽许女子随行,但终究还是男子的主场。马车停稳,二人相继而下,先看见的并非春色美景,而是浩浩荡荡的车马队列。陛下昨日便已抵达,其他朝臣及世家子亦早早来到,都想着借春狩展示一二,讨圣上欢心。

“沈姐姐,我还是头一次来婺山春狩呢,这里好大好美啊!”宋嫣宁赞道。

“早该叫兄长带你来看看。”沈青黎道。此处地势平坦,临水避风,适合安营扎寨之所,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