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棣意味深长的暗示目光,黄子澄后背的寒毛立马全炸了起来!
寒意顺着脚底板,直冲头顶!
你朱棣!
这意思!
是说我们搞党争!?
而朱棣在看了黄子澄一眼后,又看向朱元璋继续说道:“请父皇圣心独断,既要查太师程序之失。”
“更应派得力之人,彻查当地情由,方能明辨忠奸,不使任何一方蒙冤,也不使任何一党得逞。”
如果说之前朱棣是在暗示。
那现在,就是明晃晃的在说。
黄子澄结党营私,以东宫伴读的身份,联系百官搞党争,弹劾当朝太师了。
这大帽子!
黄子澄抗不住。
百官!
更扛不住!
也可以说。
整个洪武朝,没有人能扛得住这顶大帽子。
朱元璋不是万历。
万历被党争搞得焦头烂额,不知道如何做。
但朱元璋手里!
可是有一万条法子,收拾党争。
黄子澄和所有方才弹劾过李暄的文臣,此时全都浑身发冷,眼睛睁的浑圆!
背后直冒冷汗!
而朱棣,此时停顿了小半晌后,也要结束他的奏陈了。
最后,他给了朱元璋一个台阶。
恭敬说道:
“当然!”
“太师位极人臣,纵有万般理由,亦不应僭越父皇之权。”
“儿臣以为,罚,必定要罚,可罚其俸禄,令其闭门思过,以示天威浩荡。”
“但若因此等‘纠正官场风气方式不当’而重治一位功臣元老,恐令天下勤勉任事之臣束手,亦非朝廷之福。”
这话他说完后。
黄子澄和背后的一众文臣。
连带朱允炆!
都愤怒的朝朱棣看过来了。
罚俸!?
你燕王也好意思说得出口!?
李暄现在可是谋逆的大罪!
你三言两语把这事儿转到党争上去,最后就定一个轻飘飘的罚俸!?
朝廷那丁点俸禄,才他妈几个子儿?
什么意思啊!
哦!
你按察使,按察副使,还有一整个长安县衙,虽然你们没的是命!
但我李太师!
可是被罚了俸啊!
你们应该知足了!
是这意思吗?
“燕王殿下此言大谬!”
黄子澄绷不住了,愤慨的斥责声音一下震彻奉天殿!
这让同样正愤慨莫名,瞪着朱棣的李暄,一下把目光转回来,有些感动的看着黄子澄。
老黄!
好队友啊!
你等着!
我肯定会带你走的!
就冲你当我队友这份儿上。
我死,我肯定不会让你孤零零独活的!
你放心!
黄子澄现在才没功夫管李暄怎么想的,他现在必须狠狠驳斥朱棣。
否则真就让朱棣给偷换概念。
把李暄擅权滥杀朝廷重臣的谋逆大罪!
变成是左都御史,纠正官场不正之风,只是行为欠妥当的轻飘飘小罪了!
“燕王殿下所言‘事出有因’,欲为逆罪开脱,臣以为不妥!”
“即便按察使十恶不赦,太师之行径,亦是以暴易暴,以乱治乱!”
“殿下担心‘结党’,臣却更担心功臣恃功,藩王逾矩!”
“今日若因‘或有隐情’而法外开恩,他日所有勋贵武将皆可效仿,则天下大乱矣!”
“殿下出身军伍,当知军中律法之严,一卒违令尚需斩首,何况屠戮一省宪台?!”
“此风绝不可长,唯有依律严惩,方能震慑天下,使功臣安分,使藩王守礼!”
黄子澄语速飞快,句句指责朱棣身为藩王,却罔顾江山社稷。
淮西勋贵作为功臣,却摒弃君臣大义!
他说完后。
方才被朱棣党争言论覆盖的一众文臣,立刻齐声跟从。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声音之齐整,颇为壮观!
再度将朝议的风向掰了回来。
李暄看见后放心了很多,还得是文臣啊,搞结党就是厉害!
不然真让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