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第216章 惊恐的朱棣,父皇要削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惊恐的朱棣,父皇要削藩?(1 / 2)

“老四?”朱元璋闻言表情略显诧异,嘀咕道:“这个小兔崽子过来作甚?莫不也是想去东瀛当明使?”

思考了一会儿,朱元璋发现自己不太摸得透朱棣的意思,于是挥了挥手,示意蒋瓛把人带进来。

不多时,朱棣就跟着蒋瓛进到了御书房里头。

他恭敬地抱拳作揖:“儿臣拜见父皇!”

“得了,别和咱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朱元璋不耐烦地说。

朱棣紧张地咽了口唾沫,道:“那,儿臣就说了,其实,儿臣今日过来是为了东瀛之事。”

朱元璋听见这话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恶狠狠瞪着朱棣质问道:

“你这兔崽子,不会真想和咱说,想和蓝玉一块去当明使吧?”

朱棣连忙摇头,“儿臣自然不会有那种想法。”

虽然说,他确实馋当明使能得到的功劳,但也清楚其中的危险。

朱棣还没自负到认为自己能从那种险境之中全身而退。

要是人死了,功劳再大又能有什么用呢?

不是就好。

朱元璋放下了心。

他是生怕朱棣为了功劳,死乞白赖要去东瀛。

别看朱棣平时害怕朱元璋。

可倔起来也是真的倔。

除了立储这种极其重要的事情之外。

朱棣可没少偷偷阳奉阴违。

毕竟,朱棣清楚朱元璋和李世民那些皇帝不同,不会忍心对自己儿子下手。

如今朱标已经死了,秦王也没了,而晋王,朱元璋之前也问过了崇祯,似乎同样没有几年活头。

也就是说,再过个三五年,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亲儿子,就只会剩下老四和老五。

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太多至亲,如何也不愿意看见朱棣涉险。

“那你今个儿过来,是想和咱说啥的?莫非是想要随大军东征?”朱元璋问道。

朱棣闻言猛猛点头,满眼都是期待与向往,他激动地说:

“对!儿臣今个儿过来,正是想请父皇让儿臣参与渡海东征!”

老朱家的江山是从马背上打下来的。

见自己的儿子如此有进取心,朱元璋打心里觉得高兴,几乎下意识就准备答应。

可话还没到嘴边就被他咽回了肚子里。

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之上,自己驾崩之后建文时期发生的靖难之役。

朱棣能靖难成功,除了朱允炆实在是太无能,且不得人心之外,最大的因素便是,朱棣军功累累,在朝野上下,以及诸藩之间都颇具威望。

朱棣靠着打北元,便能积攒下足以推翻朱允炆的威望。

若是再让朱棣去打东瀛日后可还得了?

朱允炆如何可能压得住?

若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历史必然重演。

应天府甚至会沦陷的更快!

“父皇?”

朱棣见朱元璋忽然沉默,心中顿时涌起了不祥的预感,表情旋即变得有些慌张。

而朱元璋没有回答。

一声不吭地盯着朱棣看。

他心里想着:

咱现在能从系统那得到寿命。

长生不死不太可能。

但靠着改革,靠着让大明昌盛。

延个七八年的寿应该不成问题。

如此,咱少说还能活个十余年。

这些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只要能让李暄彻底对老四死心,把目光放在允炆的身上,十年,应该足够咱把允炆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避免历史上的情况重演。

可,正所谓本性难移,咱走之后,允炆那孩子当真能忍住不去削藩?

恐怕悬啊!

所以……

为了避免靖难故事重演,也为了保护咱的儿子们,改写老五他们的命运。

令藩王戍边之策,咱或许是该改改了。

只要咱让老四他们,对应天府没有威胁。

允炆顾忌叔侄情谊,想必也不会再下那般死手。

可……

为了允炆,咱已经辜负了那帮老兄弟的信任,如今还要对老四他们下手。

这真值得吗?

这么一瞬间,朱元璋的内心前所未有的动摇。

哪怕是曾经逐鹿中原,几度兵败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他都未曾这般动摇过。

朱元璋很绝情。

昔日的功臣,说杀就杀。

但朱元璋也很脆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