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重生之红色巅峰> 第739章 舆论的漩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 舆论的漩涡(1 / 2)

“我这就去安排。”

李娜站起身,刚走到门口,又回头补充道,

“君书记,杨墨今天早上跟我说,他想主动接触陈严,假装考虑陈严的条件,套点话出来。我没同意,太冒险了。”

“告诉他,绝对不行!陈严是老狐狸,杨墨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万一被他抓住把柄,反而会连累他人。让他安心待着,保护好自己,查案的事交给我们。”

李娜应了声,转身离开。

y 市市委大院的食堂里,往日里热闹的交谈声最近变得格外微妙。

干部们端着餐盘,要么凑在角落窃窃私语,要么低头刷着手机,眼神里藏着几分试探。

就连打饭窗口的大师傅,都忍不住多问两句:

“听说昨天常委会上,穆书记跟陈市长吵起来了?”

这样的传言像野草一样在 y 市蔓延。

这样的传言像野草一样在 y 市蔓延。

有人说,市委书记穆也在物流园项目调度会上,当着所有常委的面,直接质问陈炜 “为何对施工质量问题视而不见”

也有人说,陈炜私下里找了好几个常委吃饭,想拉着大家 “联名建议省委,让专项组别再‘折腾’重点工程”

更离谱的是,本地一个靠编 “官场内幕” 吸粉的自媒体,居然发了篇《君凌因查案越界被停职,专项组即将解散》的文章,配着模糊的 “会议照片”,一夜之间转发量破万。

明眼人都知道是假的,可架不住有人信,连杨墨的朋友都打电话来问:

“你老板真没事吧?”

舆论场上的混乱,一半是真矛盾,一半是流量裹挟。

常委会上,凡是陈炜提出的 “加快物流园进度”“放宽供应商审核” 的提议,穆也总能找出 “需进一步核查”“待专项组出结论后再议”

市政府提交的物流园资金拨付申请,穆也在市委那边卡了三天,直到审计局出具 “阶段性合规报告”

甚至连陈炜分管的招商引资会,穆也都以 “统筹全市工作” 为由,派了市委秘书长去旁听 —— 明着是 “协助”,实则是监督。

可陈炜也没坐以待毙。他借着 “调研民生工程” 的名义,跑了几个区县,跟区县领导们 “聊家常”,话里话外提 “有些同志为了查案,影响了 y 市的发展大局”

他还让马原在市政府内部 “吹风”,说 “专项组查了这么久没结果,怕是要不了了之”,暗地里稳住自己的阵营。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省委的态度。

y 市的传言早就传到了省城,甚至有省报的记者想过来采访,却被省委宣传部拦下了。

有人找省委领导汇报工作时旁敲侧击问起 y 市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总是 “知道了,让他们先处理好自己的事”。

没有批评,没有指示,更没有派工作组下来,就像在看一场没分出胜负的棋局,迟迟不落子。

穆也心里清楚,省委不是 “没反应”,而是在 “等”。

他上周去省城汇报工作,省委副书记梁友找他谈话,没提陈炜,也没提洪家,只说了句 “y 市是省域副中心,稳定和发展都不能丢,你是市委书记,要把握好分寸”。

省委要看的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能拿出实打实的东西。

要么穆也能抓住陈炜和洪家的把柄,证明查案是为了 “护发展”

要么陈炜能稳住局面,证明专项组是 “瞎折腾”。

谁赢了,省委就会站在谁这边。

陈炜比穆也更懂这套 “默契”。

他私下里找过洪鸣一次,在省城的一家私房菜馆,包厢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陈炜端着酒杯,试探着问 “省里是不是对 y 市的情况有点看法”

洪鸣却只夹了口菜,慢悠悠地说 “你跟穆也都是老同志了,y 市的事,你们自己能处理好,省里相信你们的能力”。

这话看似是 “信任”,实则是 “放任”。

陈炜心里一松 —— 他知道,洪鸣这是默认了这场博弈,只要他不闹出事情,不把事情捅到北城,省委就会一直 “观望”。

而洪家有的是手段,要么让专项组查不出证据,要么让穆也 “后院起火”,到时候赢的人,肯定是他。

只有君凌,似乎没被这股暗流影响。

他每天泡在专项组的临时办公室里,要么跟李娜梳理乐县的线索,要么跟技术科对接空壳公司的流水,连食堂里的传言都没工夫听。

杨墨跟他说 “外面都在传您要被停职”,君凌只是笑了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