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市公安局后院的临时工作室里,白炽灯把桌面照得雪亮。
李娜将一叠厚厚的卷宗推到君凌面前,封面 “洪氏能源 y 市分公司财务流水核查记录” 的字迹格外醒目,她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锐利:
“君书记,查到了 —— 洪氏去年申领的两笔省级环保补贴,有近三百万流向了陈炜海外的账户,中间走了三层关联公司,做得很隐蔽。”
君凌指尖划过卷宗里的银行转账凭证,目光沉得像寒潭。
他抬眼看向李娜,语气没有丝毫松动:
“继续查,把关联公司的股东信息、资金最终去向都捋清楚,别怕麻烦。”
“可陈炜昨天还在会上放话,说‘干扰重点项目要追责’,底下人有点怵。”
李娜皱了皱眉,说出了顾虑。
洪鸣刚调研完,陈炜仗着 “省重点工程” 的名头,在 y 市几乎是明火执仗地给洪家站台,不少人都私下找她诉苦,说 “压力太大,快顶不住了”。
“怵也得顶。”
君凌的声音陡然加重,指尖在桌面上重重一敲,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北城的规矩、省里的平衡,我左右不了,但在 y 市,洪家不能为所欲为,陈炜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长。”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却更显坚定,
“出了事我担着,他们不敢真把咱们怎么样。”
“我明白!”
送走李娜,工作室里只剩君凌一人。
他翻开另一本卷宗,里面是冷开从万县传来的光伏项目违规清单。
未批先建、占用基本农田、施工队无资质,每一条都附着村民的签字证词和现场照片。
这些证据像一颗颗钉子,只要时机到了,就能牢牢钉住洪氏和陈炜的把柄。
“干部考核的‘民生实绩’权重再提一档,把陈炜提拔的几个‘项目骨干’的底细摸清楚,重点看有没有跟洪氏的利益勾连。”
与此同时,市委书记办公室里,穆也正和常务副市长文铭对着产业园的民生配套方案反复修改。
夕阳透过百叶窗,在方案上投下细碎的阴影,穆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在 “拆迁户临时安置点供暖”上画了个圈:
“必须在月底前通暖气,天冷了,不能让老百姓在板房里挨冻。还有配套学校的师资,跟市教育局对接,从市直学校抽调骨干教师,下周就得到位。”
文铭在方案上快速标注,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穆书记,陈炜那边催着先建物流园厂房,说‘洪省长盯着进度’,刚才还让秘书来问,要不要把民生工程的资金先挪一部分到项目上。”
“挪不了。”都没想就拒绝,语气斩钉截铁,
“省委给的指示是‘产业园民生工作兜底’,这是咱们的底线。资金不够就跟省里打报告,找财政厅协调,实在不行我去跟林旭书记当面说,绝不能动民生的钱。”
他拿起方案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产业园的方向。
省委的 “一个月整改期” 像根鞭子,抽得他不得不把重心放在 “看得见的民生实绩” 上 —— 只有把安置、教育、供暖这些事做扎实,才能堵住洪鸣 “不作为” 的嘴,保住自己的位置。
他清楚君凌在查洪氏的违法证据,也明白两人是 “两条战线作战”
他在明面上守民生底线,为君凌挡住 “阻碍发展”
君凌在暗地里抓违法实锤,为他提供制衡洪家的底气。
“文市长,明天咱们去安置点看看,跟老百姓聊聊。”
“把民生工作做到位,既是给省委答复,只要老百姓站在咱们这边,洪鸣和陈炜就没那么容易得手。”
文铭点头应下,收拾好方案起身离开。
傍晚的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缓缓罩住 y 市的街道。
文铭坐在黑色轿车的后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头的产业园规划方案,封面上 “常务副市长文铭” 的签名墨迹崭新,却让他觉得沉甸甸的。
司机平稳地驶过老城区的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时,窗外的霓虹灯光透过车窗,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唉……”
文铭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按了按发胀的太阳穴。
当年他来 y 市赴任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省委三巨头亲自找他谈话,白书记拍着他的肩膀说 “文铭,y 市的经济就靠你拉回正轨了”。
那时的他,带着在其他城市搞产业园区的实绩,满心想在 y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