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午饭的时候,咱们去找陶匠。”
纪宁当然答应。
纪松找了集市的一个角落,把货框放下,手里还拿着那根拨浪鼓摇。
纪宁小声问:“阿爹,你怎么都不吆喝?”
纪松说:“不用吆喝,爹在镇上也是熟人了,人家听见拨浪鼓的声音就知道是爹。”
他走货走了将近二十年,附近村里的人早都熟悉他了,镇上也不例外。
他往角落里一坐,就有人围了上来问:“纪货郎,这回都有点什么?”
纪松把另一个货箱打开了:“没什么好东西,一点山货,和自家种的菜。”
纪宁仔细观察着。
镇上当然也有杂货铺,人家的东西更加全面,甚至可以说,这些杂货铺是纪松的进货来源之一,他从镇上进货往下卖到村子里,再从村子里收一点山货、干货,或者常用的好卖的东西驼到镇上卖。
主打一个挣差价,只涨一点钱,却要走许久的路,都是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