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就是给他钱,学业上的事情却一窍不通。
纪爷爷张嘴想说话,然而纪安很快低下头:“我在学堂吃得挺好……”
他低头扒着碗里的豆饭和菘菜,好像自己在吃什么绝世美味。
纪爷爷再多的话也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了。
纪宁看着纪安几乎要埋进桌子底下的头,心里的疑虑越叠越深,但这个时候不好说什么话让纪安更加窘迫,她拿起筷子,将那块肉一分为四,给丰哥儿和兰姐儿各夹一块,又夹回给纪安一块,自己留了一块最小的。
她朝纪安笑了笑:“阿兄疼我,我也疼弟弟和妹妹,我们一起吃。”
孩子们都吃到了肉,凝滞的气氛微微缓和,王氏忍不住露出笑,连忙招呼:“好了好了,吃饭吃菜,都多吃一点,宁丫头别光顾着弟弟妹妹,你也吃。”
说完,她给纪宁夹了一块豆腐。
纪宁先尝了一口肉。
嗯……没有她想象中好吃,有股膻味。
她穿过来有一段时间了,平时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像今天王氏带回来的肉偏肥,大约要五十文一斤——也就是说,十斤粮食才能换一斤肉,这还是在北宋的猪肉并不受欢迎的情况下。
以前她喜欢研究美食,看过某站关于东坡肉的视频,也从里面学到了一点知识,大宋的猪基本都是没有劁过的,所以导致腥味浓重,苏轼说“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便是因为富贵人家更喜欢羊肉,而贫穷人家大多时候连猪肉也吃不起,偶尔吃肉也不懂得该怎么把肉烹饪得美味。
受益于纪松的货郎身份,他们一家的调料并不十分匮乏,但没办法,家里穷,连带着家里头做饭都比较俭省。
王氏比薛氏的厨艺略好一些,但也仅限于一点点。
不过她这个身体太缺油水了,哪怕是有一点腥膻味的猪肉,她也吃得满嘴流油。
更别提丰哥儿和兰姐儿,兰姐儿几乎都要整个人埋进碗里,她才三岁,手脚灵活性一般,就这样也不肯让人喂,嫌喂的动作太慢了,她自己恨不得手脚并用,把饭一股脑倒进嘴里。
但她吃相还不错,相当珍惜粮食,不舍得浪费任何一粒米。
一边吃饭,纪宁一边思索着对策。
按照纪爷爷的想法估计是不会让她继续呆在家里,她又不想去给人当丫鬟,就得想办法自己挣钱,至少也要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
她的目光落在饭桌上,以前也是看过一点穿越小说的,小说中的女主经常靠着美食发家致富,按理来说,她应该能参考的——但是,做美食是需要成本的,不论是食材还是调料,亦或者是如同那些穿越者们所用到的摊位等等都是要用到钱的。
她没有钱,纪家也没有。
她得先挣点钱才能考虑接下来的发展。
但在这个没那么熟悉的古代做什么是个难题……
一大家子吃完饭,纪宁帮着洗了碗筷,又坐回了屋檐下。
她手里拿着一团麻,这麻前些日子刚从沤池里取出来,本来应该更早就处理的,那会儿家里为了她的病跑前跑后,现在才空下来。
沤过的苎麻细软,表皮已经开裂,很轻易就能将皮和里面的纤维剥离。
除了纪安和纪松,家里的人都在剥麻。
纪安被关着读书,纪松则是在理货。
纪宁一边剥麻,一边仔细观察着纪松的货箱。
明天是纪松这段时间第一次出门做生意,他的货箱里最多的东西就是针头线脑,也是卖得最好的,毕竟是家中常备的消耗品,购入这些东西的风险也最小。
除了针头线脑,还有一些是之前的常客提前预定的东西,村里的人少有出门去镇上的,大多数时间都窝在家里干活,需要什么东西都会提前和货郎说,等货郎下次来的时候买。
纪松只是个小货郎,货架也不丰富,只是两个三层的货箱。
兰姐儿摸了一会儿麻就不干了,凑到纪松身边看着货箱,小声问:“爹,什么时候能买糕糕呀。”
纪松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等爹回来的时候给你买糕糕吃。”
纪爷爷随口道:“你也别太宠孩子,这个时候还买什么糕。”
纪松依旧好脾气地笑笑:“给孩子甜甜嘴罢了,日子再苦还得过不是?”
旁边的丰哥儿听见了,歪了歪头,立马道:“爹,我想要一个蛐蛐罐子!”
他掰着手指头:“前两天景哥儿给我看他的蛐蛐罐罐了,是他爹给他买的,可好玩了。”
景哥儿是二叔家的孩子。
纪松没说话,纪爷爷脸一垮:“兰姐儿吃糕还有个说头,你要个蛐蛐罐罐有什么用?一天天净胡闹!”
丰哥儿叫他吓了一跳,嘴一瘪,眼泪珠子就下来了。
这会儿的小孩没什么玩具,一个蛐蛐罐子就能馋得人直流口水,谁家有一个玩具,甭说是什么,都能成为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