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物资如今全部派上了用场,三天之后,太空港的面积没有扩大多少,大型核聚变发电机组却增加了三套,要塞炮增加了一百八十门。
太空港的防御等级提高了整整三个等级。
其实这样做风险很大,太多的要塞炮一起发射,容易造成太空港崩溃。
毕竟它不是作为大型军事要塞建造的,甚至连中型军事要塞都不是。
可江远流并不在乎,只要打了胜仗,太空港毁了就毁了,以后重新修建就是。
这就是他和联邦大多数将领的不同之处,不在乎那些坛坛罐罐,只追求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到了第四天,派在星岛东西两侧航道的侦察舰就发回消息,各有一支奥思嘉舰队往星岛这边来了,其中东边的舰队由九个舰队组成,西边的舰队由十五个舰队组成。
江远流当即命令黎剑南率领六个舰队往东边的跳跃点迎战,自己率领六个舰队到西边的跳跃点迎战。
他的计划是充分利用跳跃点的地形给奥思嘉军以大量杀伤,并争取时间,然后退回星岛太空港据守。
三天之后,黎剑南和江远流分别率领舰队退回了洛连星岛太空港。
三天时间,两支舰队分别给予了奥思嘉军大量杀伤。
其中东边的奥思嘉舰队损失战舰五千余艘,西边的奥斯嘉舰队损失战舰七千余艘。
而黎剑南舰队损失战舰近两千艘,江远流舰队损失战舰不到一千艘。
从这一战中,联邦将士看到了“刘原”高超的指挥能力,他率领的舰队与奥思嘉舰队的兵力比要比黎剑南舰队少得多,取得的战绩却更大。
奥思嘉舰队紧追着联邦舰队到达洛连星岛太空港,随即从东西两侧对太空港发起了猛烈攻击。
“星耀”号太空母舰指挥大厅里,江远流站立在指挥台前,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命令。
联邦第一舰队军群十五个舰队,被分成了三个集群。
第一集群由第三集团舰队、第九集团舰队组成,共六个舰队,位于太空港上方,由他亲自指挥。
第二集群由第一集团舰队、第八集团舰队组成,共六个舰队,位于太空港下方,由黎剑南统一指挥。
第三集群是法比奥梅赛德斯的独立集团舰队,位于太空港上方,作为总预备队,暂时不参与战斗。
其实目前三个集群都没有参与战斗,因为奥思嘉舰队还没有突破要塞炮火力区,负责攻击的都是八百毫米以上要塞炮。
当然,指挥要塞炮火的是江远流。
“命令:第二炮群、第三炮群对准fl01区、fr03区,十六秒钟后射击。”
“第五炮群、第六炮群对准wl01区、wr03区,十八秒钟后射击。”
当东西两侧的两支奥思嘉舰队分别接近太空港五十一万公里和五十二万公里左右时,江远流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十六秒钟后,十六道粗大的粒子束从太空港喷薄而出,奔向东面的奥思嘉舰队,不到一秒半钟时间就与对方相遇。
随即约束粒子的引力消失,粒子束向四周扩散开来,撞击在奥思嘉战舰身上,宛如在沙漠的商队中间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沙尘暴。
一些战舰直接被高速粒子冲溃,分解开来,化为无数块钢铁碎片。
更多的战舰则被粒子风暴掀翻,在太空翻滚着,相互撞击,变形破损,造成能量泄露,引发大爆炸。
一千六百毫米要塞炮,扩散开来的高速粒子覆盖范围高达五十公里方圆,十六道粒子束,哪怕有部分重叠,覆盖的范围也高达五百公里方圆,还是立体空间。
这一轮炮火下去,当即有一百多奥思嘉艘战舰被摧毁,还有两百多艘战舰受伤,近五百艘战舰离开了原来的位置。
要塞炮的威力是无比巨大的,如果不能有效规避炮火,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就是灾难。
当然,一般情况下要塞炮的打击效果不会有这么好,也就是江远流指挥,能提前预测到敌人战舰的航行轨迹和与炮火接触时的位置,才能让炮火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西面的奥思嘉舰队情况差不多,十八秒钟后,同样有一百多艘战舰被摧毁,数百艘战舰受伤,阵型也变得有些散乱。
要塞炮的威力虽然让奥思嘉舰队有些意外,却并没有让他们退缩,甚至没有让他们的速度减少多少。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快速突破要塞炮火力区,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是江远流接下来指挥的炮火打击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叫“飞蛾扑火”。
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内,奥思嘉舰队损失了五千多艘战舰,却始终无法突破到太空港二十万公里以内。
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