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眼眶湿润,心底强烈的情绪在翻滚激荡,这是许多年没有的。
幼时被宋夫人责罚,想要一个拥抱却被拒绝后,她也曾委屈流泪过,后来发现在学士府流泪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渐渐的便没有了眼泪。
这些天顾知兰认真考虑了未来的事业,等到哥俩考中了府试,加之她的注解大卖,那么名师的称号一定能在西平县打响。
届时她就可以开个学堂,哼,江家不是打压他们吗,她顾知兰偏偏是越挫越勇的性子,便要比那江氏族学还厉害!
到时候收几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必能发家致富,改变顾家的生活。
但没想过,第一批学生,是西望村的士子们。
发家致富,只怕暂时无望。
但此刻,她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睛,拒绝的话说不出口。
如同穿越前她去乡村支教,看到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内心充盈着满足与感动。
顾知兰上前扶起陈述,又把银钱退还给大家:“承蒙各位看得起,知兰自当竭尽全力,但这束修不必了。”
顾知兰知道这些人家里都很困难。
江家霸占了西平县周边村庄大部分的良田,租赁给农户,却只给微薄的回报。
陈述带头反对:“这万万不可,开班办学需要很多花销,租赁房间,购买桌椅板凳,笔墨挥毫,还有教材……处处都要钱。”
大家纷纷应声。
崔阅上前对顾知兰说道:“你这私塾准备开在何处呢,要不在西平县找一处宅子?”
这样一来,顾知兰就留在西平县了,崔阅便立刻是不是溜达过去看媳妇。
顾知兰想了想说道:“不妥,大家每天奔波在路途上,太浪费时间了。再者,他们哥俩参加府试之前,还是在村里安全点。”
崔阅心里虽然不痛快,也没有反驳。
确实,如果这个时候去西平县开私塾,那不是摆明了和江氏族学叫板么。
账,总是要算的,但不是现在,等兄弟俩考过府试,有了功名,她顾知兰会好好和江家算这笔帐。
于是,崔阅当天也没有回去,留在村里找了一间民宅租下来改造为私塾,又帮忙找了木匠打了桌椅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