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军工强国:开局云爆弹洗地> 第129章 北斗一号,组网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北斗一号,组网成功!(1 / 2)

1月11日,下午。

彭林从国防部回到位于燕郊的航天导弹制造分厂。

在将陆军、空军迈入八十年代的建设规划方案完成后,彭林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方面。

在航天导弹制造分厂的卫星制造车间内,彭林身着深蓝色工装,巡视着卫星生产线。

车间内恒温恒湿的环境下,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围绕着一颗即将组装的北斗导航卫星内核舱段忙碌。

银灰色的卫星骨架在无尘灯下泛着冷光,复合材料制成的蜂窝夹层结构既轻若鸿毛又坚若磐石。

这是彭林主导研发的新型轻量化构型,较传统铝合金减重30,却提升40结构强度。

并且能够大幅度提升卫星骨架在太空中的使用寿命。

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极为考验国力的工程,因为一般卫星的使用年限极为有限,甚至只有3-5年。

这也意味着为了保持卫星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转,每隔几年便需要重新进行卫星的补发。

而彭林却通过一系列新型材料的研发和独特设计,成功将龙国的卫星使用寿命提高到8-10年!

这将极大地减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资金持续投入!

彭林在车间中行走一个局域后,驻足在姿态控制系统的装配工位前,手指轻触陀螺仪支架的钛合金焊缝。?”

彭林向总工艺师发问,得到肯定答复后微微颔首。

这套采用磁悬浮轴承的动量轮组件,转速达9000转/分时振动幅度仍小于5微米,其精度直接关系到卫星在轨姿态稳定性。

隔壁工位的工程师则正在为发射做准备,调试星载原子钟。

这是北斗系统的“心脏“,每三百万年误差仅1秒的精度,让卫星导航定位误差缩至米级。

走到总装区,彭林接过激光跟踪仪检测报告。。

彭林提醒团队,同时检查了记忆合金释放设备的真空热试验数据。

这种能在低温蜷缩、高温自动展开的智能材料,确保了太阳翼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的可靠部署。

在最后的电磁兼容测试舱前,彭林凝视着显示屏上跳动的频谱曲线。。

这个数值意味着两套系统如同在喧闹集市中精准对话的智者,互不干扰却又协同无间!

并且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彭林设计和研发了更加先进于漂亮国gps以及毛熊帝国格罗纳斯系统的短报文功能!

这项功能不仅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并且短报文可自动携带位置信息,实现“定位+通信”一体化!

北斗一旦全面建设完成,短报文功能单次通信容量将提升至1000汉字,并支持文本、语音等多媒体传输,满足战术级情报传递须求!

士兵通过北斗终端发送短报文,可快速报告敌情、请求支持或接收战术指令!

例如,在山地作战中,分队成员可通过短报文共享位置信息,实现精准火力协同!

北斗终端还支持分级权限管理,确保敏感指令仅由授权人员接收!

再比如,导弹部队、装甲车辆等装备通过北斗短报文回传状态数据,指挥中心可实时调整作战计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合成化部队在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支持后,将进入到最强战斗力状态,将合成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一支重装合成旅的战斗能力将提升一倍都不止,真正成为第一陆军!

整个巡视过程中,彭林三次叫停工序亲自复核关键参数,五次召集骨干现场解决装配干涉问题!

第一批量待发射的卫星将在三日内总装完成,并由直-8重型运输直升机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场,进行发射!

在视察完北斗卫星的总装工作后。

彭林又来到昌河兵器工业总厂最新收购的燕京飞机制造分厂。

自去年彭林与谷厂长联系后,昌河兵器工业总厂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数起航空飞机制造厂收购计划。

燕京飞机制造分厂便是其中一家。

在这里,彭林率先展开了涡扇-10“太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航空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将直接决定战机的基础能力,是战机身上的“心脏”!

甚至从一代战机到二代战机再到三代战机,每一代战机技术的进步,其内核都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

在前世,涡扇-10“太行”系统航空发动机是龙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

耗时二十馀年经三代人接棒才研发完成!

并且彭林就是该研发团队的第三代总师!

涡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