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卒们协助引导车队,以免粮食受潮受损呢?”
李治听闻此言,眉头微皱,略作思索后点头:
“就照你说的去办吧,记得让驿卒们多准备一些灯笼,毕竟雾天里视线模糊不清,可别让车队走错了路。
还有,要及时告知百姓们不要惊慌,等雾散去,粮食自然就会运到了,切不可让市面上流传出抢粮的谣言。”
户部尚书领命后,匆匆离去。然而,他前脚刚走,郝处俊后脚便紧跟着走了进来,手中还握着一份边防的奏报。到李治面前,呈上奏报并禀报:
“圣人,黑齿常之传来消息,边境那边同样也起了浓雾,但目前吐蕃方面并未有任何异常举动,守军们都坚守在堡垒之中严密监视着,暂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李治听罢,心中稍安,长舒了一口气:
“如此甚好,没有动静就好。不过,还是要叮嘱黑齿常之继续盯紧些,这雾天里视线不佳,万不可让人趁虚而入啊!”
“微臣遵命,这就去传达陛下的旨意。另外,还有一事需要禀报陛下,徐州那边传来消息,密王的丧事已经圆满结束,其家眷计划于下月迁回长安。他们询问陛下是否需要为他们安排住处。”
“嗯,这样吧,就在城东的王府区给他们预留一处院子,让工部先去修缮一下,确保他们回来后有舒适的居所,不至于无处可住。”
“圣人,近日雾气浓重,百姓们出行多有不便。微臣斗胆建议,是否可以派遣京兆府的一些人员在主要路口进行指引,同时提醒商户们切勿趁机抬高物价,以免给百姓们带来更多困扰。”
李治闻言,露出一丝微笑,对郝处俊的细心考虑表示赞赏:
“你想得很周全啊,就照你说的去办吧。绝不能让这小小的雾气给百姓们增添麻烦。”
到了中午时分,雾气终于开始慢慢散去,能见度逐渐提高。
随着雾气的消散,百官们开始陆续进宫。
他们或乘坐轿子,或骑着马匹,穿过宫门,进入朝堂。
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官员们一个个走进大殿,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这些官员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到来意味着政务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待百官们到齐后,李治便开始处理积压的政务。
他仔细阅读着各种奏章,与大臣们商议对策,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傍晚时分悄然来临。
“圣人,粮道的车队已经抵达城外,一切都很顺利。百姓们也没有什么异常的传言,京兆府的人在路口负责指引,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如此甚好。无论是丧仪、星象还是这雾天,只要我们将百姓和正事放在首位,就不会出现大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