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662章 秋丧与边败议防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2章 秋丧与边败议防策(1 / 2)

九月十二这天,本应是个平静的日子,但宫里突然传来的消息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就是侍中张文瓘去世了。

李治刚刚处理完回京后的第一批政务,正准备稍作休息,听到这个消息,他手中的笔突然停顿了一下,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他缓缓抬起头,看着身边的郝处俊,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和惋惜:

“文瓘这几年帮着处理朝政,踏实又尽心,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郝处俊也面露凝重之色,他低头沉思片刻,然后回答:

“圣人,生死有命,张侍中可能是积劳成疾吧。不过,他为朝廷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我们应该按照朝廷规制好好办他的丧事。”

“嗯,不仅要办好丧事,还要让他走得安心。如果他家里有什么难处,就让户部多照应一下。”

“臣这就去安排,一定不会委屈了张侍中家人。”

说罢,他转身离去,去传达李治的旨意。

当天,朝廷就下达了一道圣旨,追赠张文瓘为幽州都督,并命令百官前往吊唁。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

郭正一作为朝中官员,自然也去参加了吊唁。

他回来后,立刻向李治禀报:“圣人,张侍中家里人都还好,只是孩子们还小,需要人照顾。臣已经跟户部说过了,以后会按时给他们发放抚恤粮,以保证他们的生活。”

李治听后,叹了口气,心中稍感宽慰:

“也好,至少能让他走得安心些。”

还未等那股伤感之情稍稍缓解,九月二十日,边疆便传来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急报。

原来,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与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率领着唐军在青海与吐蕃展开了一场激战,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而刘审礼更是不幸被吐蕃俘虏。

这道急报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地劈在了李治的心头。当这份急报被送到他面前时,他刚刚审阅完张文瓘的丧仪安排,心情本就有些沉重。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却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

站在一旁的郝处俊见状,心中也不禁一紧,他忧心忡忡:

“圣人,这吐蕃近来频繁侵扰我朝边境,如今又俘虏了刘将军,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啊。”

李治听后,眉头紧紧皱起,他一边揉着眉心,一边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后,他开口吩咐:

“先把这急报中的具体细节弄清楚,尤其是李敬玄现在的下落以及唐军的损失情况。让他立刻写一份详细的奏报呈上来,不得有丝毫延误。”

小李子听到李治的吩咐后,急忙应了一声,然后迅速转身离去,传达皇帝的旨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治的心中始终被边疆的事情所萦绕,他对那里的局势忧心忡忡,以至于在处理政务时都有些心不在焉。

终于,到了九月二十五这一天,李治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焦虑的等待,他决定召见中书舍人郭正一等人,专门商讨应对吐蕃的策略。

当郭正一等人来到御前时,李治迫不及待地问:

“如今吐蕃的闹腾愈发厉害,青海那一仗我们也失利了,刘将军更是落入了他们的手中。你们倒是给朕说说,接下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是继续派遣军队前去攻打,还是先稳住边防呢?”

“圣人啊,依微臣之见,目前实在不是深入讨伐吐蕃的好时机啊。您看,之前的旱灾刚刚过去,百姓们都还没有完全从那场灾难中恢复过来呢。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大规模地征兵去打仗,那无疑会给百姓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啊。而且,吐蕃人对边疆的地形非常熟悉,我们这样贸然地进入他们的领地,恐怕很难占到便宜啊。”

“郭舍人所言极是。微臣也认为,我们当下应该先着重加强边防力量。在边境那些至关重要的地方多修筑一些坚固的堡垒,然后派遣精锐的守军严密地看守着,绝对不能让吐蕃人轻易地突破我们的防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边境的安全。等到我们将国内的局势稳定下来,粮草也储备充足之后,再去慢慢谋划讨伐吐蕃的事宜,这样才更为稳妥啊。”

李治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两位大臣的意见。

他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着头,似乎对他们的看法颇为认同。儿,李治终于开口: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啊。之前朕一心只想尽快解决边患问题,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百姓们的实际状况。如果因为这场战争而让百姓们再次受苦,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那么,关于加强边防的具体安排应该如何进行呢?究竟应该派遣谁去驻守那些至关重要的地方才最为合适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