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己亥这一天,阳光明媚,秋风送爽。
李治站在九成宫的大殿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和田野,心中感慨万千。
他在这里已经停留了数月之久,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处理了大量的边事和灾情奏报,还深入了解了各地的实际情况。
如今,经过一番努力,各地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李治觉得是时候回到京城主持朝政了。
他转身回到殿内,召见了随行的郝处俊。郝处俊是李治的亲信大臣,为人忠诚正直,深得李治的信任。
“此次回京途中,如果遇到地方官员前来奏事,不要一概阻拦。
若是有确实紧急重要的事情,我们就停下来听听。”
他深知地方官员们可能会有一些紧急的事情需要向他禀报,不能因为赶路而耽误了重要事务。
郝处俊连忙点头应是,表示一定会按照李治的吩咐去做。
他随即安排人提前通知沿途的州府,告知圣驾即将回京,让他们不必大张旗鼓地迎接,以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治率领着随行的官员和侍卫,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但李治并没有丝毫的怨言。
他心中想着的是京城的百姓和国家的大事,希望能够早日回到京城,处理好各种政务。
就这样,李治的队伍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三天的行程,终于在壬寅日抵达了华林顿。由于路途劳顿,队伍决定在此稍作休整。
难得有这样的空闲时间,李治不禁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进行狩猎活动了。
于是,他下令在岐州附近的猎场举行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以放松身心,同时也展示一下皇家的威严。
随行的将领和官员们纷纷紧随其后,一同前往猎场。
众人深知此次出行并非仅仅为了娱乐,因此在猎场上也不敢只顾着看热闹。
为了确保安全,他们特意安排了专人负责守住外围,以免惊扰到附近的村民。
李治手持弓箭,英姿飒爽地射倒了几只鹿,心情格外愉悦。
他面带微笑,转头对身旁的契苾何力说:
“还是这野外自由自在,在宫里待久了,连骨头都变得僵硬了。”
契苾何力闻言,也不禁笑了起来,回应:
“圣人若是喜欢,待到开春之时,微臣再陪您一同前往北边的猎场,那里的猎物更为壮实呢。”
李治欣然点头,表示赞同。
他并未过多停留,当天傍晚便下令收猎,吩咐手下将猎得的猎物分发给随行的士兵以及附近的百姓,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转眼又过去了三天,队伍终于抵达了岐州。
李治突然想起,高祖李渊在隋朝时期,曾担任过扶风太守一职,而这岐州便是昔日的扶风郡。
此地对皇室而言,也算得上是一处“旧地”了。
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圣旨,宣布对岐州管辖范围内的罪犯进行赦免。
然而,这次赦免并非毫无限制,除了那些犯有杀人、抢劫等严重罪行的重犯之外,其他轻罪囚犯都将被免除刑罚,得以回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在下达赦令之后,李治特别叮嘱岐州刺史:
“此次赦免并非对犯罪行为的纵容,而是给予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务必向这些人解释清楚,让他们明白今后必须遵守法律,绝不可再犯事。”
紧接着,李治又下令寻找当年高祖在岐州任职期间所提拔的胥徒(基层小吏)的后代。
只要这些人具备一定的才能,都将被记录下来,并交由吏部安排合适的官职。
不仅如此,李治还下令赏赐当地的高龄老人。根据年龄的大小,老人们将分别获得衣物和粟帛等赏赐。年龄越大,所获得的赏赐也就越多。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前来谢恩。
李治亲自接见了这位老人,并亲切地握住他的手:
“老人家,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朝廷一直铭记着你们这些老一辈的人,也衷心希望岐州能够日益繁荣昌盛。”
老人被李治的关怀所感动,激动得连连点头,口中不停:
“谢圣人恩典!谢圣人恩典!”
在岐州稍作休整之后,队伍马不停蹄地继续朝着长安进发。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冬季十月丁巳,历经漫长的旅途,终于抵达了京城。
当队伍缓缓驶入城门时,李治远远地就看到了张文瓘等一众宰相早已在城外恭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