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五,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大自然也在为这座新宫殿的落成而欢呼雀跃。
蓬莱宫含元殿在历经数月的精心打造后,终于迎来了它的落成之日,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皇宫之中。
李治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按照预先的计划,决定亲自驾临视察这座新建成的宫殿。
在此之前,工部已经完成了对含元殿的最终验收工作。
他们对殿内的每一根梁柱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保其稳固无虞;
对殿内的陈设也进行了逐一的核对,保证一切都摆放到位。
当李治踏入含元殿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殿内的空间宽敞而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梁柱上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彩绘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李治漫步在殿内,感受着这座宫殿的宏伟与庄严。他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对工部的工作成果表示十分满意。
这座宫殿不仅展示了唐朝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更彰显了大唐的繁荣与昌盛。
甚至连殿外台阶的防滑处理,他们都没有放过,经过反复的测试和检验,以确保皇帝的出行安全。
当天清晨,内侍省便早早地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精心安排好了李治的随行人员和视察路线,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李治从自己的寝殿出发,沿途有众多侍卫严密值守,确保他的安全。
当李治抵达含元殿外时,工部尚书早已率领一众官员在此恭候多时。
李治面带微笑,稳步走进殿内。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殿中的御座上,那是用最上等的木材打造而成,雕刻精美,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接着,他的视线扫过两侧的廊柱,这些廊柱高大而粗壮,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李治缓缓走到殿外的露台上,极目远眺,整个宫苑的布局尽收眼底。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工部尚书:
“含元殿的规模恰到好处,用料也十分扎实。看得出来,你们在督建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做得非常好。”
工部尚书赶忙躬身回禀:
“这全都是仰仗陛下的叮嘱,臣等岂敢有丝毫的懈怠。日后,我们还会定期对含元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这座殿宇始终保持完好无损。”
李治在视察完含元殿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仔细查看了殿旁配套的偏殿和回廊。
他对这些辅助建筑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朝会和议事的需求。
经过一番审视,李治对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表示满意。
他转身对随行的礼部官员吩咐:
“待后续装饰收尾后,可安排秋朝在此举行,让朝臣们也一同欣赏这座新殿的风采。”
礼部官员连忙应诺,并立刻将李治的指示记录下来,着手规划秋朝的相关流程。
含元殿的事宜刚刚安排妥当,时间便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转眼间已进入秋八月。
初五这天夜里,司天台的官员们按照惯例进行星象观测。
突然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左摄提星附近出现了一颗彗星,其尾部的光芒虽然微弱,但隐约可见。
根据当时的规制,彗星的出现被视为一种不祥之兆,需要立即上报朝廷。
司天台监不敢怠慢,亲自整理了观测记录,详细标注了彗星出现的时间、方位以及亮度等信息。
然后,他连夜入宫,将这份重要的奏报呈递给了李治。
次日清晨,李治早早地便起了床。当他看到司天台监送来的奏报时,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深知彗星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某种变故或不祥之事,于是毫不犹豫地召来了司天台监和宰相,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司天台监面色凝重地手持星图,他的手指准确地落在了左摄提星的位置上,郑重:
“彗星现于此处,依星占之学所言,恐怕此事与朝堂之人事或边地之安危有所关联,实需谨慎应对啊。”
宰相闻听此言,眉头微皱,赶忙从司天台监手中接过星图,仔细端详起来。
他的目光在星图上徘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过了一会儿,宰相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圣人,依微臣之见,可即刻下令各部门自行检查近期所处理之政务,有无疏漏或不当之处。同时,应加强对边地的巡查,以防患于未然。如此,或可避免可能出现的危机。”
李治微微颔首,表示同意,随即便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