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了各支部队的任务和进攻路线,要求将领们严格执行命令,紧密配合,不得有丝毫懈怠。
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了军队的纪律和士气,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
军队启程后,李治心中始终牵挂着前方战事。
他每日都会亲自查阅前线送来的战报,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并要求兵部务必及时、准确地传递最新军情。
郑仁泰率领大军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了铁勒残余部落的活动区域。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敢有丝毫大意。
抵达目的地后,郑仁泰并没有急于发动攻击,而是先派出了一队精锐的侦察兵,深入敌后,详细探查敌人的情况。
经过一番艰苦的侦察,侦察兵们带回了宝贵的情报。
他们摸清了铁勒残余部落的分布情况以及各部落的兵力部署。
郑仁泰根据这些情报,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
他决定兵分两路,对铁勒残余部落进行围剿。
一路军队由他亲自率领,正面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另一路则由副将带领,绕道敌后,进行迂回包抄。
这样一来,两路军队就能够形成合围之势,让敌人无处可逃。
战斗打响后,郑仁泰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向前。
铁勒残余部落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的人数和装备都远远不如郑仁泰的军队。
在郑仁泰的猛烈攻击下,铁勒部落的防线很快被攻破。
与此同时,副将率领的另一路军队也成功地迂回到了敌后,与郑仁泰的军队形成了合围。
铁勒部落陷入了绝境,他们的抵抗变得越来越无力。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铁勒残余部落最终被击溃。
郑仁泰按照李治的旨意,对投降的部落民众进行了安抚。
他将一部分部落迁往内地安置,让他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同时,他还留下了一支驻军镇守边境,以防备铁勒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好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地飞回了长安城。
当这个捷报传到李治耳中时,他龙颜大悦,立刻召集了宰相班子来商议接下来的安置事宜。
在朝堂之上,李治端坐龙椅,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的大臣们。
他深知,这次铁勒部的归附虽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新归附的部众,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治最终决定让户部出面,协调地方官府,为迁内的铁勒部众提供足够的耕地和住所。
这样一来,铁勒部众就能够在新的土地上安居乐业,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