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找上门来询问相关事宜。
其中一个人问:
“官爷啊,我邻居家的儿子多年来一直悉心照料着生病的父母,这种情况能不能被举荐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官员表现得非常耐心,详细地解释:
“只要有具体的事迹作为依据,都是可以被推荐的。您可以帮他把相关的材料整理好,然后交到州府这里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担心举荐的名额会比较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无法得到推荐的机会。
针对这种担忧,官员也及时进行了安抚。他告诉大家:
“陛下已经明确表示过了,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人,都不会受到名额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要选出那些真正能够起到激励社会风俗作用的人。”
各州的举荐材料如雪花般陆续飘至吏部,堆积如山。
吏部官员们忙碌而有序地将这些材料按照“孝行”和“累世同居”这两大类进行分类整理。
他们仔细地核对每一份材料中的事迹真实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那些材料不全或事迹存疑的案例,毫不犹豫地予以剔除。
在紧张的整理过程中,吏部尚书亲自向李治汇报工作进度:
“圣人,目前已有二十余州提交了举荐材料。在孝行类中,举荐者们的事迹多令人感动,展现出了深厚的孝道精神;而累世同居类中,也有不少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家族的和睦与团结。”
李治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他叮嘱吏部尚书:
“审核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绝不能让那些不实之人混入其中。只有确保每一个被举荐者都真正符合条件,我们才能给予他们应有的表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励更多人去践行孝悌之道、维护家庭和睦,还能让各地的百姓都知道朝廷对这些品德的重视,从而带动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