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大明亡国还剩三天:我,朱慈烺,反了> 第192章 皇上,这叫山药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皇上,这叫山药蛋(1 / 2)

第192章 皇上,这叫山药蛋

太后让昭仁她们送来的糕点中,竟然有四五个鸡蛋大小的洋芋,没有去皮,看起来像是蒸熟的。

在大明宫廷居然看到了洋芋,朱慈烺连忙晃了晃脑袋,确定没有看错。

这意味着什么。

(根据史料记载,土豆在大明中期就已传入中国,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土豆可以食用,只是用来观赏。万历年间,明朝皇宫也引进了这种‘观赏植物’)

(到了崇祯年慢慢有人发现,土豆的根系可以食用,但并没有列入主食,大明皇宫也会偶尔当成新鲜食材来吃。备注,土豆推广最少要花好几年时间,本书剧情以权谋和军师为主,不会等到洋芋泛滥。)

土豆常规亩产都能达到2000-3000斤,哪怕在明朝,耕种技术落后,没有化肥,再不济,弄个亩产一千都行了。

明末时期,北方小麦亩产才80-120斤,想要养活一家人,最少得种二三十亩田,如果是租田,好的年景也仅能保证不饿死。

辫子朝小康和小乾能人口大爆炸,国力暴涨,难道真的是他们治理有方吗?

非也!

真正的原因是番薯和土豆这两种粮食的秘密逐渐揭开,古代老百姓育娃成本只需要一把粮食。

没错;

老百姓只需要一把粮食就能活下来,然后迅速繁衍,人口呈几何倍数暴涨。

对了,番薯在这一时期好像也已经进入明朝了。

如果京城没有,沿海一带肯定有。

朱慈烺小时候在家里帮着干过几年农活,后来成年了在外婆家的菜园里也见过番薯苗。

只不过外婆种的番薯苗是用来当菜吃的。

一把番薯叶,就能救活一条生命。

耳畔传来小昭仁奶声奶气的声音,一只小手,将一个剥了皮的土豆送到了他嘴边。

“皇兄,你饿了吗,昭仁喂你吃!!”

朱慈烺回过神,没有拒绝小昭仁的好意:“谢谢小昭仁,来,你也吃!!”

朱慈烺拿了一块糕点,撕下一小块,喂给小昭仁。

招呼长平公主和宁妃过来一起吃。

“皇兄,媺娖早就吃饱了,你吃吧。”朱媺娖轻轻摆了摆小手。

宁妃也表示,刚才吃了宫女送来的莲子羹和包子。

朱慈烺忙活了一晚上,确实饿了,三下五除二将糕点吃完,留了一块给小昭仁。

问起了关于洋芋的情况。

“媺娖,宫里是不是经常吃洋芋。”

没等朱媺娖开口,小昭仁就开始抢答:“皇兄,你也喜欢吃洋芋吗?”

“父皇喜欢吃,但是昭仁喜欢吃糕点甜甜的,洋芋不甜。

小昭仁拿起放在提盒里的小毛巾,擦了擦嘴。

朱媺娖告诉他,宫里偶尔会吃洋芋,有时候用来做汤,也会做成芋泥。

宁妃也点点头。

朱慈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非常振奋。

赶紧让人将小卓子找来询问。

小卓子说洋芋都是宫里自己种的,就在太液池边上,有一块地,坤宁宫、慈庆宫外面的花坛都有种,不过种在花坛里面的不许挖。

“什么,坤宁宫也有,走,带朕去看看。”

让小卓子去借了一把锄头,直奔坤宁宫。

昭仁公主和长平公主,以及宁妃几个也都跟上去。

很快来到坤宁宫花园。

在左边花坛里面,朱慈烺找到了土豆苗。

他又在附近几个花坛找了一下,都有土豆苗的影子,还不少呢。

“小卓子,快从,这里挖,小心点别弄坏了根系!!”

朱慈烺指着一根苗,异常的兴奋。

小卓子不知道皇上吃错了什么,不敢怠慢,将花坛里的一根土豆苗连根挖起来。

花坛的土豆苗,经过漫长冬天,早就冻死了,现在是四月中旬,长出来的都是新芽。

很快小卓子就地里掏出一颗带着两颗圆溜溜小土豆。

“发财了!”

“哈哈哈”

“走,我们一去军机处!!”

周太后在宫里带着一群宫女缝衣服,听到外面的动静后以为出什么事了。

结果看到朱慈烺捧着一个满是泥巴的土豆大笑。

“皇儿,你怎么来了,手里拿的是什么?”周太后美眸一愣,皇儿昨晚还在城头指挥打仗呢。

其实昨晚周太后,还带着人去过城头给大家送吃的,

这段时间,周太后觉得皇儿当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