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这个逆子(2 / 2)

也不敢随意表露出来。

这使得,朱慈烺的声望达到了一呼百应的程度。

不过,朱慈烺不仅要在百姓中一呼百应,更要在读书人树立自己的正义形象。

读书人有许多可能不爱看戏,也不听说书,唯独爱看书。

但,朱慈烺有办法。

他决定在大唐剧院的框架里面,创办大唐报。

将一些信息,以报纸的方式传播出去。

华夏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唐朝。

一开始称作邸报,仅在官员内部流通。

后来改为开元杂报,一般记录当时发生的新颖之事。

只是那个时候没有活版印刷,只依靠手抄流传,传播速度有限。

明朝的时候有京报。

因为后期经费严重不足,加之战乱,京报已名存实亡。

重启京报,依照大唐剧院的规模,只需招募一些会能够认字编写文章的读书人就能办起来。

现代人管这叫记者。

华夏古代,这一职位叫‘采风使’。

邱之陶他们也早有此意,朱慈烺一句话,当天晚上,邱之陶就去国子监那边物色人手。

依托大唐剧院,报纸很快就办起来了。

因为活版印刷,京城大街小巷,多了一个新的群体。

卖报郎。

“卖报卖报啊,皇上下旨,今日再开仓放粮八万担啦。”

“卖报卖报啦,闯贼连续三日按兵不动,皇上亲自视察新军大营,鼓舞士气啦!!”

各种各样的消息,铺天盖地。

但;

这些消息,都是朱慈烺愿意让人家知道的。

这就是媒体的魅力。

谁能掌控了话语权,谁就能掌控世界。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旦判断失误,满盘皆输。

范家召集了八大掌柜议事,一个买办模样的中年人拿着报纸回来。

看过上面的内容后,常掌柜脸色大变。

“什么,他们又要放粮八万担,范掌柜,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们要将这八万担粮食全部吃下吗?”

之前他们每家最少拿了十几万两出来囤货。

本以为朱慈烺仓库快要见底了,没想到,他还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现在摆在八大掌柜面前只有两条路。

买,或者不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