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大明亡国还剩三天:我,朱慈烺,反了> 第34章 军器局,大明军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军器局,大明军工(2 / 2)

朱慈烺说明了他了解的情况。

改良震天雷的威力,除了改进外形,还能从火药以及爆炸部的结构入手。

王永录是王恭厂的老工匠,十二岁就承袭父业,进入王恭厂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听了朱慈烺的建议后,王永录告诉他,这种结构,在王恭厂组建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改变过。

途中虽然有改良过几次火药配方,但整体结构还是保持二百多年前的样子。

“皇上,不是小的不想改进,只是,我们拿到订单后,要是不按要求做,一旦出了问题,小的也承担不了责任。”王永录显得很无奈。

“皇上,他说的属实,王恭厂的工匠,没有更改兵器的权利。”工部尚书,张家彦证实了王永录的话。

朱慈烺深吸了一口气。

难怪大明许多兵器,就算研制出来,也没有人主动提出更换。

除了经费不足外,还有模式呆板,军方不提出改进,制造局更不会主动去改良,导致技术迟滞不前。

说人话就是,制造局没权利改进,军方怕花钱。

掣电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只生产了一千多杆。

因为对技术的不信任,有些军队甚至宁愿使用弓箭,也不用火铳。

有些火铳,从发下来,到报废,都没有使用过。

“你不用怕,朕来这里,不是要责备你们,而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朱慈烺温和的道。

“王永录,朕想问问你,你可曾玩过炮仗?”

“炮仗,玩过,玩过,玩过。”

“小时候,俺爹还亲自做炮仗给俺玩呢。”

“听俺爹说,王家祖上就是做炮仗的,后来才被太祖皇帝选为王恭厂的工匠,不过俺家做炮仗的手艺也还在。”

王永录激动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情。

“很好,那,你有没有想过,将炮仗的技术改良到震天雷里面来?”

朱慈烺的话让王永录微微一愣,若有所思:“可以是可以,只是炮仗外面包裹的是纸,威力不足。”

王永录挠了挠头。

“如果在外面再填装一些铁砂呢?”朱慈烺提醒。

“铁砂?”

王永录眼睛一亮,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啊,可以,真的可以,爆炸射出的铁砂,在近距离,恐怕堪比火铳了。”

“不过,皇上,小的改良好的震天雷,发给军队,他们不会责备小的吗?”

“你放心,这件事朕做住了,当然光是做成一颗大号炮仗还不行,你们得学会自我思考,要从携带,安全性,成本,是否顺手,杀伤力各方面评估。”

“如果做好了,朕,重重有赏。”

“是,小的明白了。”王永录重重点头时,朱慈烺让他先制作一些样品,试验后交给兵部验证。

明朝军队兵器由朝廷调配,军方不需要给钱,军器局接到制造命令后开工,朝廷要多少他们就做多少。

工匠拿月俸,做多做少,工资照拿。

相当于吃大锅饭。

随后,朱慈烺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

军器局改为自营制,盈利一部分用于给工匠发饷,分利润上缴给朝廷。

相当于大明的军工企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