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1 章(2 / 4)

云凝写的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论文。

八十年代中期,世界运载火箭和卫星发射商业市场活跃,每年都有大量卫星寻求发射任务。

世界航天强国均在研制更先进、容量更大的新通信卫星,通信卫星重量达到2.5至3.5吨,最大直径可达3.7米。第三代运载火箭只有1.4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再过几年,国际航天强国火箭发射接连失利,华国为了抢占商业发射市场,会开始研制大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也就是以已有的火箭为“芯”,在一级火箭外部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云凝先写捆绑火箭的论文,不为别的,就为了…赚外国人的钱。在她的世界里,火箭专家们研制捆绑火箭的时间是18个月,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她提前把相关的数据写成论文,争取再早研发个几年,然后把商业卫星的钱都赚到手。

有钱才能继续研究嘛,要让领导和大众看到回头钱,让他们更支持火箭研究!

云凝的论文很全面,全面到薛雯看了三页才发现,云凝递给她一个本子,不是不舍得撕下来,而是这一个本子都写满了。写满一个本了……

如果她当年把这么厚的论文交给导师,导师看完肯定会被气死,都不用送医院。

但云凝和她不一样。

云凝写了捆绑技术。

写了如何突破助推器与芯级捆绑分离,写了横向力学控制的难题,这些在国内都是空白的。

还写了捆绑设计能使起飞推力达到604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9.5吨,他们现在还未成功发射的第三代运载火箭是1.5吨,提升了好几倍。薛雯合上本子。

她现在只能想到四个字:天方夜谭。

薛雯不是梁桉大院的人,但经常去帮忙。

比如涉及到某个无法突破的难题,大院请更多的相关人士,在不泄密的情况下一起讨论。

总之,对于云凝的论文,薛雯的第一感受是一一云凝敢吹,她都不敢看。但……

薛雯鬼使神差地又打开论文。

云凝的论文详细到写明了整流罩直径。

4.2米,蜂窝材料结构,保护卫星入轨。薛雯发现她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这篇论文。云凝期待地看着她,“老师,能发表吗?”薛雯看了一眼论文的厚度。

发表?直接出书得了。

薛雯眉头紧皱,“我没法给你答案,我要请人给你看看。”云凝原本无所谓谁看,只要和研究火箭沾边的人就行,但她忽然想到,国内不止一个航天大院。

虽说大家都是一起奋斗的同僚,但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云凝问:“如果要找专业人士,能只给梁桉大院的人看吗?”薛雯…”

要求还挺多。

薛雯把论文放进包里。

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暂时没时间搭理这篇论文。云凝一时半刻是看不到结果了。

寇栩还守在云凝家楼下没走。

今天陆凌加班,没法来接云凝,危明珠特意等云凝下课,和她一起走。邵珍几人得知此事,愤愤不平,“你们家对陆工有恩,寇家又没养过陆工,凭什么对你们指手画脚?”

齐慈问:“难道寇家想让你们离婚?这年代哪有离婚的?我妈天天嚷嚷着要离婚,现在都没离,我姥说离婚让人家笑话。”邵珍看向齐慈。

齐慈:…离!必须离!珍珍姐,你俩离婚的钱我出!”邵珍白了齐慈一眼,转头劝云凝,“陆工人挺好的,你们一定要谈好,站在统一战线,别被寇家人搞得离了心。”

云凝回忆陆凌最近的一举一动。

他还在每天认真地干活。

嗯,没离心。

“不过如果你俩真离了,你肯定会不习惯吧?“齐慈道,“陆工把你照顾得太好了,你在家连凉水都不碰,我都要天天洗碗。”孟海:“如果你家没人干活,我”

齐慈和邵珍一起把孟海的嘴捂住,然后拖走。他们是随便说说,孟海再说几句就真要出事了!邵珍很想去帮帮云凝。

当初她家里出事,多亏云凝帮她,不然她现在还只能在纺织厂干活儿。她不嫌弃纺织厂的活儿,但在11所更好。尤其是她和嫂子说开后,日子就更滋润了。可惜她不住在大院,不能时时刻刻守着。

危明珠保证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保护好云凝,姓寇的绝对没机会欺负云凝!”

邵珍三人郑重点头。

几人情深义重,感情十分美好。

片刻后,齐慈说:“我好像没见过云凝被欺负。”邵珍:“……有点儿想看看云凝被欺负是什么样呢。”孟海说:“如果受了伤,不能下地种田,就…”云凝拉着危明珠就走。

她怎么会和这帮狐朋狗友交往!!

今天寇栩不在楼下。

危明珠说要给云凝开路,神神秘秘走在前面,她的姿态不像是回家,更像是要去某户人家取点儿不属于她的东西。

危明珠很失望,“他居然走了。”

云凝说:“他在也没事,他总不能直接来打我。”危明珠惋惜道:“我还想借机看看他正脸怎么样,看背影其实还挺师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