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摧雪> 恨暗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恨暗生(2 / 2)

扶箴却不能不顾尊卑礼仪,头垂得更低,“娘娘严重,是臣数年来疾病缠身,总是体弱,有劳娘娘与陛下挂心。”

郑佩环吩咐白芷添置新碗筷,又问:“娘子用过早膳否?内府今早炖的鸡汤口味不错,可要用一些?”

她说这话时,白芷已经为她舀了一小碗。

扶箴想起陆桓从前是不许她在宫中用膳的,但如今郑佩环已经遣人舀好,她也不便推辞,只轻轻颔首:“多谢娘娘。”

顺着郑佩环的意用了两口,她搁下汤匙,“病中原忌荤腥,望娘娘恕罪。”

郑佩环一愣,示意白芷撤下碗筷,“倒是我思虑不周,”她犹豫片刻,“母后昨日黄昏遣人来,提及若娘子进宫,吩咐我随娘子去一趟宣光殿。”

听闻太后崔泠传她,扶箴也有几分意外,明面上却应了郑佩环的话,“太后娘娘宣臣,臣自当趋步而往。”

崔泠出身博陵崔氏,是大魏清流世家之首,当年亦有从龙之功,其兄便是当今广受天下学子和朝中清流敬仰的中书令崔述,陆桓要人心,多少得在明面上敬重几分。

崔泠按礼制讲,其实算是太皇太后,也是陆桓嫡母。不过先太子当年病故不久后,先太子妃伤心过度,竟留下十一岁的幼子,也是如今的天子陆启,撒手人寰。陆启登基后,虽追赠其母为太后,但毕竟先太子妃已不在人世,宫中便默契称崔泠为太后。

扶箴素日和崔泠及宣光殿并无来往,并不清楚崔泠宣她所为何事。

循着规矩同崔泠行礼后,一抬头,竟然看到了那张她恨不得扒皮抽骨、碎尸万段之人的脸。

她瞬时便明白了。明懿的亡夫是崔述第五子,拐弯抹角下来,辛越多少和博陵崔氏也有些牵扯。

陆桓对崔述素来礼重,明懿又算是陆桓之姐,这两人在旁,扶箴一时有天大的怨气也不好发作,只咬牙点头,冷冷说一句:“辛将军。”

辛越倒是坦然,朝她一揖,“扶尚书,别来无恙啊?”

旁边几人都嗅到了一方小殿中的火药味,相视一眼后,到底是明懿开口打圆场,“内甥在朔州无法无天惯了,日前在宴上冒犯了扶尚书,本想携内甥登门致歉,娘子又总在病中,不好叨扰,便在宫中携其道歉。”

明懿以退为进,姿态放的低,彻底堵死了扶箴的路。

反观一旁抱臂站着的辛越,一副不甚在意的姿态,扶箴心中更恨。

她必不会让辛越好过!

心中如是想,面上却不能显露分毫,“想来辛将军是酒气上头,一时之失,必不会再有下次。”她说着转头看向辛越。

辛越却没给肯定回答,“你说是便是了。”

明懿笑道:“如此再好不过了,此事到底是阿郎之失,便算是本宫欠扶尚书个人情,若是扶尚书日后要需要本宫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了。”

扶箴应承,但几方都明白,不过是客套场面话。

看到辛越,她又想起那把被扣在辛越手中的匕首,遂道:“臣与辛将军还有些私事未了,先告退。”

明懿看向辛越,辛越这方站直,“是有私事。”

崔泠挥挥手,示意两人可以退下。

待到了宣光殿外的九龙池四下无人处,扶箴也不和他多言,单刀直入:“我的匕首,什么时候还我?”

辛越摸向袖袋,“真不巧,本世子也忘记放哪了,兴许是哪次买醉丢到绮春坊,也未可知。”

语气遗憾,目光却挑衅。

对于他这番话,扶箴是不打算信的。

当日在长秋寺厢房初见,眼前人能一眼通过那匕首上的红宝石识出她的身份,后面又胆敢在下朝时将她拦在太极殿外,更是敢在镇国公府秋宴上,不顾诸人劝阻,执意给他灌酒。

这桩桩件件,哪样不是说明了,辛越对于她和陆桓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也知道这把匕首在手方可拿捏她,又怎会轻易扔掉?

但此处毕竟是崔太后的宣光殿,方才她在崔太后和郑皇后面前给了辛越台阶下,如今闹起来,反倒是她的不是。

权衡之下,扶箴扬头看向辛越:“那匕首的价值,你我都清楚,你说你扔在秦楼楚馆之地,若真是信手赏了哪个相好,那毕竟算是御赐之物,你就不怕你那位相好因此掉脑袋么?”

辛越低笑声,“那扶尚书还真是猜错了,本世子从不是怜香惜玉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