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汴京生活日常> 大相国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相国寺(2 / 3)

房,准备开始做松花饼。

得益于谭贤娘的厨娘身份,加上这处灶房是后砌的,所以屋子很大。灶台留了两口锅的位置,墙角还摆了好几种尺寸的铁锅跟一摞蒸笼,灶膛前是一个竹凳,再后面是两担柴火,其中一担已经用掉了一小半。

谭贤娘不是什么以豪奢闻名的厨娘,家里没有金银厨具与碗碟,用的厨具多是铁打的,还有竹木做的,比如竹笊篱等等。

但要说有什么值钱的,像靠窗的那面墙边上拉了绳,挂了许多腊肉,有两条新做的,不时往下滴两滴油,陈妈妈特意在那底下放了两个陶碗。

角落里还有两坛用稻壳跟泥封住的酒瓮。

以及有个约莫占了半面墙的松木柜子,时日久了,边角有些掉漆,里头装了大大小小许多罐子,有几个抽屉是落了锁的,放的都是昂贵的香辛料。像是胡椒,一两胡椒一两金,转到市面上压根不愁卖的。

这灶房宽敞得叫人一进来就觉得舒服,门进来些的地方,摆了张约莫有两张八仙桌大小的长桌,高则正好在腰下去些。

陈妈妈早就叫唤儿收拾过了,桌案上没什么杂物,干干净净的,就摆了卢闰闰要的那罐蜂蜜,还有一袋松花粉。

卢闰闰坐到灶膛前,先往灶膛倒了点木屑,再打开火折子的盖,用力一吹,火星就死灰复燃了,她用火折子把木屑点燃,接着放入木柴,慢慢地火就着起来了。

而后往锅里倒了些水,倒了点蜂蜜在陶盆里,隔水蒸。

等到时候差不多,她往蜂蜜里加了些胶牙糖,搅拌到融化,接着将陶盆从锅里拿出来,往里面加松花粉,边加边用勺子搅,直到碗里的松花粉变成有些结团,有些松散的程度,用手进行揉捏。

而后,搓成条状,分成小剂子,揉圆后,裹上一层松花粉,用木模具一压,就是花状的松花饼。

和其他点心比起来,松花饼的做法实在简单。

她拿起一块做好的尝了尝。

嗯……有些酸。

但并不是不好吃。

这种酸近似于往糕点里放了果脯,然后一口咬到了整个果脯肉,伴着甜糕点一块入口的味道,酸酸的,带点甜,回味的时候,还带点松香味。

卢闰闰没几口就把一整个松花饼吃掉了,她拍了拍手,抖掉碎屑,面露沉思。

还是偏酸了一些。

但松花粉本身是带点苦味的,为了掩盖苦味,所以要加入蜂蜜激发酸味,这是避免不了的。想来是胶牙糖的分量不够,卢闰闰想了想,又找来了糖霜,准备加进去重新试试。

她叉着腰,扭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准备好大干一场!

*

最后,赶着太阳落山前,还是叫她成功做好了松花饼。

她不但往松花饼里加了胶牙糖和糖霜中和酸味,还做了两种,一种没有馅,比头一回做的比起来,酸味淡很多,酸甜适中,另一种有馅,里头包了红糖、炒过的芝麻,吃起来甜味就很重,内里的芝麻嚼起来香香的。

如此一来,爱甜些吃不得一点酸的,就可以吃有馅的,喜欢清爽些的就吃没馅的。

卢闰闰在有馅的松花饼上面撒了芝麻,很好辨认。

陈妈妈喊她快去吃夕食,看着她吃得香,陈妈妈慈爱地笑着,眼里洋溢着满足。

陈妈妈还不忘把明日的事安排好,她先是问卢闰闰明日穿哪身衣裳,她提前放薰笼上熏一熏,又叫卢闰闰吃完就得去香水行洗澡,否则晚些人多了还得等,因着明日就是十五,很多人打算去上香,今夜肯定要沐浴的。

陈妈妈自顾自说了许多,卢闰闰早已经习惯了陈妈妈的絮叨,她干了大半天的活,做了许多松花饼,这时候肚子饿得很,只顾低头用夕食,没法张嘴,只好不停地点头。

这一日就这么着急忙慌地过去了。

*

第二日,天色还有点混沌,亮得不彻底,陈妈妈就已经站在门前等轿子了。

轿子是提前雇好的,不仅如此,她还雇了个脚夫,专门挑那两大盒的点心,一盒得有半人高,今儿十五,人那么多,不雇个脚夫,如何有法子提着点心挤过人堆。

卢闰闰急匆匆出来,陈妈妈催着她上轿,然后把门给锁了。

本来今日谭贤娘也该一块去的,奈何临时要拜访一位亲戚,便只有陈妈妈和卢闰闰去了。

轿子微微晃,陈妈妈把卢闰闰的脑袋按在自己肩上,抚了抚她的背,哄道:“姐儿靠在婆婆肩上睡一会儿,还有段路呢,不急。”

卢闰闰摇头,“算了,别一会儿进寺了,人还迷糊着。”

她索性挑开帘子,吹着冷风醒神。

而越靠近大相国寺,人就越多,等到寺门前下轿的时候,人多的都快把卢闰闰和陈妈妈冲散了,还好陈妈妈一直攥着卢闰闰的手。

今日之所以这般挤,许是因为是十五,又正好撞上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开放集市的日子。

不过,等挤进寺里也就好了,大相国寺占地广,走到里头骤然宽敞起来。

陈妈妈才得以拍着胸喘过口气,再用袖子擦擦额上的汗,感慨道:“今日人也太多了。”

而卢闰闰却注意到了另一件事,今日不仅是人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