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御厨,不怕宾客告状,她们四司六局的人最在意的就是名声,吃油水有它的吃法,譬如这满地的鹌鹑,即便少了最鲜嫩的部位,余下几只卖出去也是不菲的进项,可不敢去骗那些达官贵人们养得精细的唇舌。
卢闰闰跟在谭贤娘身后,回到灶房里,正准备打水去清洗,却被谭贤娘叫停。
谭贤娘问起正在烧火的唤儿,“鹌鹑羹之后是清汆鳆鱼和罂乳鱼吧?而后才到鸡丝签。”
唤儿沉默寡言,只知道默默干事,故而面对谭贤娘的问话,只是抬起头,缓慢点头。
她是卢家早些年买回来的婢女,家里人都习惯了她的性子,谭贤娘也没当回事,不爱说话有什么?人老实肯干就行。
谭贤娘转过头吩咐起卢闰闰,“你不必帮我了,去,今日的鸡签你来做。”
这算是谭贤娘对自家女儿的历练,一来鸡丝签简单,做起来不难,二来时辰充裕,纵然是卢闰闰做毁了,自己上手补救也容易。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卢闰闰光是埋头苦学厨艺是不成的,还得能应付得来宴席,谭贤娘遇到适宜的时候也会让她试试。
卢闰闰脸上没有紧张的神色,反而跃跃欲试。
笑话,她跟着她娘也学了好几年了,鸡丝签如何做不来?
终于到她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所以卢闰闰果断放下手里的鹌鹑肉,当然她也有点不想做这个,转而麻利地去挑笋了。
这个时节吃的自然是春笋,但又快到夏日了,笋显得有些青黄不接,许多春笋都长得老了,口感发韧发柴,大打折扣。但是红壳笋却是正正好的,并且它的口感在一众春笋里尤为出众,无论蒸还是炒都好吃,不过若是要炖汤则还是冬笋要好一些。
看着满筐带着泥土的鲜嫩红壳笋,卢闰闰不禁想起了傍林鲜这种吃法。
最近出去都是和魏泱泱约了去吃杂嚼,虽然每次都尽兴,但次数多了不免有些乏味,正好之前立春的时候,她跟在娘身边去做宴席赚工钱去了,不如趁着时节正好,约魏泱泱一块去竹林里吃傍林鲜。
所谓傍林鲜,就是在竹林里现摘竹笋,现煮了吃。
吃笋是越新鲜越好吃,还有穿竹林清风扑面而来,自有一种舒适惬意的意境,她做菜,魏泱泱很擅长点茶,她俩一块去搭得很。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做菜,卢闰闰很快将这个念头按下,将挑好的红壳笋交给杂工剥壳洗净。
而她则去把洗去污物的羊网油放入烧开水的锅中,迅速地烫了一下,而后将其摊平分切。鸡丝是去了筋膜的,谭贤娘早就将其腌好,里头放了姜末、葱段以及盐和酒,还有打散的鸡子。
笋这时候也洗净了端上来,另一个帮厨的娘子开始切笋丝。
而卢闰闰则把腌好的鸡丝整齐放在网油上,中间铺上笋丝,再把网油卷起来,类似于春卷那样,只不过还要用绿豆生粉和鸡蛋打成的糊把卷边收口处封起来。
卢闰闰感觉自己一个人太慢了,又喊了一个帮厨的娘子过来帮自己一块卷。
这个并不难。
之后则是上蒸笼蒸,蒸的时辰很要紧,少了不定形,多了肉易老。
她在心里头数数,数到一百八,便取出晾凉。
然后裹上蛋糊入油锅炸,再复炸一遍,直到色泽金黄,闻起来有油脂被彻底炸酥脆的香味,还有若有若无的肉香。
她夹起一根鸡丝签,切开一小段尝了起来,鸡肉腌制得很嫩,裹着羊网油锁住了水分,所以刚一咬就有滚烫香鲜的汁水从肉里溢出,烫着唇舌,却又叫人忍不住吸吮一口继续咬,感受着炸得恰到好处、没有腻味的酥脆羊网油和新鲜脆爽的笋丝融为一体,仅仅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就足够味美。
卢闰闰夹了一筷喂给帮工的娘子,那娘子也眼睛一亮,由衷赞道:“酥脆不硬,好手艺!”
帮工的娘子虽然谈不上多好的厨艺,也比外人更会品鉴一些,吃完一块后,忍不住道:“小娘子好生巧思,里头可是加了花椒,回味香而微麻,油香而不腻。”
底层百姓吃再多油荤也是不腻的,但宴席请的多是达官贵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光靠炸物酥脆油香就令他们称道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前头荤腥吃了那么多,不乏鲜香至极的,尤其是宋人宴席上还喜欢主食搭着主食,很容易吃腻,只好适当加点巧思。
因为鸡肉是腌制好的,故而卢闰闰往里面加了一点磨得细细的花椒粉,没想到效果很是不错!
尝过以后,卢闰闰继续把鸡丝签裹了糊往油锅里下,宴席的人多,手脚不麻利不行,而且哪道菜先哪道菜后都是有讲究的。
等全都炸好装盘,饶是体力好如卢闰闰,也不由捶了捶自己的腰和肩。
虽然才一道菜,但还是好累啊!
卢闰闰忍不住扭头去看她娘,又要自己做菜,又要看着别人做得如何,指挥别人做事,尽管是冷着脸,却精神抖擞,中气十足,一看就知道气血很好的样子。
卢闰闰决定不为难自己,从年龄上讲,她娘三十许,正是气血最足,能干一番大事业的好时候。
她呢?
现年十七,这个年纪精气神不好多正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