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人大有来头。
冯怜玉,先帝爷亲封的冯贵妃。
风光无限,宠冠六宫的事说也说不完。
当然,甭管之前这位贵妃娘娘有多风光,在宫里和多少人有多少爱恨纠葛......最后她都还是死在冷宫。
孤零零死在冷宫,这下场听起来多落魄,多凄惨啊。
可这位落魄凄惨的贵妃娘娘,却凭一己之力,悍然拉下了温惠皇后连同崇德太子,蒋淑妃和云清王......连同宫里宫外一大片的人都遭了殃。
听闻贵妃于冷宫自缢,当着朝臣的面,吐血晕厥的先帝......疯了。
疯疯癫癫的先帝自苏醒后在宫中大开杀戒——弑子杀妻,废妃圈禁、流放皇子。
之后更是一病不起,前后不过半月的功夫,就药石无救,撒手人寰。
这场大乱来的猝不及防,没人能想到,正值壮年的先帝会这般不管不顾的杀疯了,甚至短短半月内就骤然离世。
连累当今圣上仓促登基后,收拾了好一阵的烂摊子。
对了,关于这位冯贵妃的后事,还有个格外耸人听闻的流言——疯疯癫癫的先帝生生吃净了贵妃的骨灰。
这种越是猎奇的小道消息,越是禁不住传的快。
当然,传的快,传的广却不代表有多少人相信。
唯独搓着胳膊的阿杼,恶寒之余,心里却忍不住犯起了嘀咕——生前自缢而亡,死后尸骨无存。
是不是,是不是因着这般惨烈的下场,才让这位贵妃娘娘困于原地,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
坤宁宫
黄昏时分,鎏金似的霞光,映的宫室满殿生辉。
走过重重描龙绘凤的殿门,穿过锦绣如意帘帐,外殿内的牡丹缠枝三足鼎上飘着袅袅的青烟,满殿尽是馥郁的兰香。
嗅着熟悉的香气,端着茶盏的念琴,轻手轻脚进了书房。
行至贵妃榻身,念琴躬身轻声道:“娘娘。”
这会儿正倚着紫檀芙蓉莲云案闭目凝神的王皇后‘嗯’了一声,慢慢睁开眼睛。
念琴适时的奉上茶盏,王皇后接了过来。
“事情可处置妥当了?”
“回娘娘的话,都处理干净了。”
觑着王皇后的脸色,念琴又继续道:“不过就是个莽撞的小宫人失足落水......宫中人多嘴杂,难免有那爱多嘴的嚼舌头。”
“不过就是几句闲话,没两日的功夫,宫里也就都忘干净了。”
“哒——”
茶盏落在紫檀案桌上的声音不大,却震的念琴心头一颤,她没再出声。
倒是榻上的王皇后脸色颇有些复杂,“你说说,他想要多少女人不行?”
“就非得去动太妃身边的宫女?”
“还闹得人溺死在太液池里翻出来,白惹一身腥!”
王皇后拍了拍案桌,气恼心疼之余又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忧愁。
“玧儿如今在东宫,这宫里不知有多少的眼睛都盯着他,夙兴夜寐不敢有片刻的松懈。”
“可他这个孽障倒好,不为兄长分忧也就罢了,还要三番五次要寻事端,生怕宫里其他人拿不住错处?!”
见王皇后动气,念琴连忙上前顺着王皇后,连连宽慰道:“娘娘息怒。”
“睿王殿下最是孝顺,要是娘娘气坏了身子,殿下还不知要多着急呢。”
“他还着急?!”
“他少惹些事本宫就阿弥陀佛了!”
“娘娘。”
再开口,念琴自是尽力捡了好话来说。
“咱们殿下身份尊贵,焉知是不是那些宫女起了龌龊心思,妄图攀龙附凤,使了龌龊手段。”
“更何况睿王殿下,殿下兴许也是因着心中苦闷,这才寻些消遣。”
听着念琴的话,王皇后一时有些默然。
如今王皇后膝下共有两子。
长子殷明玧,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早早就被封为太子。
次子殷明瑧未及弱冠,就得封睿王......旁的人只道王皇后命格贵重,凤命天成,膝下两个皇子互为倚仗,往后必能高枕无忧。
可偏偏王皇后心中的苦楚,却半分不能向外言语——当年她不顾身子,想法子强行再次有孕,怀着身孕的时候,不仅吃足了苦头,还遭了暗算。
不足月艰难生下的孩子先天不足,体弱多病。
所幸是在宫里,有陛下看护,又有最好的御医,用着最好的药精心养着。
好容易立住了,王皇后松口气的功夫又迎来了晴天霹雳——她的小儿子因着先天不足,不能人道。
即便司寝的宫女们想尽法子,让他勉强起来了,也不过几口气的功夫。
这种能叫人戳着脊梁骨耻笑的事,王皇后怎么敢让外人知道?
不仅不能声张,就连御医都是能避则避......
毕竟王皇后不仅仅只有睿王一个儿子,她的大儿子是太子,是不能被流言蜚语连累的太子。
这两年,睿王越发左了性子,行事有些阴毒,心疼儿子的王皇后也不忍苛责。
这次,若是旁的宫女也就罢了,偏偏又事关吕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