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和人家为了块儿八毛地吵架,早就被生活蹉跎成了一个“毒妇”,但是现在,她又可以善良一回了。“这是你家的小朋友啊,长得这么可爱的,像个小公主一样的。”文馨今天穿了一条嫩绿色的裙子,看上去明媚又大方,确实好看。“是呀,我家小孩,"听到文馨被夸,时春晓也开心,“孩子现在刚上幼儿园。”
时春晓说完没多久,文馨也知道卖菜的阿姨是在夸她,竟是自己开口:“谢谢阿姨夸奖,阿姨就送给我们吧!我们下次也还来买的呀!”她的声音稚嫩而清脆,像银铃声一般叮铃叮铃的,听得老板娘的春困都消了。
“呀,给你,给你,都给你,姑娘,你说你这是什么命,还这么年轻,这么好看,就有个这么可爱的女儿,"老板娘往装菜的袋子里放芹菜和香菜,边羡慕着。
“看看我,命苦啊,就生了个淘气包出来。”老板娘刚说完,就有个皮球丢过来了,气得她立刻就吼了起来,“你这个不孝子,我是不是说过了,不可以在菜市场打皮球?”她把菜匆匆忙忙递给时春晓,操着一把扇子就出去了,往旁边一个男孩子那赶过去。
那男孩子看他妈妈过来了,立刻撒腿就跑。时春晓看着他们,又看了看身边的小尾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熊孩子也太多了。
她们家馨馨,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宝贝。
买完了蔬菜,又去买了豆腐,最后才去买的海鲜。文馨的表达欲一直很强,一路上就没停过,这会已经说到了明天她们要上什么样的课程了。
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喜欢上学啊!
学什么都有劲。
时春晓时不时回应她几句,又穿插着和老板聊聊价格的事情,倒也不乏味。刚刚那卖菜的老板娘说的"女儿",她都没来得及解释一下,老板娘就追她儿子去了。
她偷偷看了看文馨的脸色,看文馨也一切如常,才放下心来。文馨的爸爸妈妈,终究是离她们而去了,她第一天穿过来时,只是为了擦擦照片,这孩子就敏感得立刻跳了起来,夺走了相框。生怕她给丢了或者破坏了。
这么多天,也没听文馨提起过她的爸爸妈妈,半年前她爸妈去世时,文馨也三岁半了,是记事的年纪了。
从来不提,正是躲避的表现。
还是得看看什么时候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扉。时春晓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海鲜上来,这个点还是蛮早的,刚刚五点过,海鲜还活蹦乱跳的,种类也多。
做海鲜煲,虾和花甲是少不了的。
时春晓看了看虾,今天的虾个头正好,大了的虾还没那么入味,称了不到半斤虾,她和文馨,就两个人,一个还是孩子,买多了吃不完。花甲最肥美的时间点是春秋两季,春天的花甲经过冬季低温后,开始育肥,肉质饱满,鲜甜度高,这会正是吃的时节。时春晓也称了半斤,又让老板杀了三个鲍鱼,有了鲍鱼,这煲海粉丝里的汤会更甜。
平时无论是炖个骨头汤,鸡汤还是花胶汤,都可以放几个进去,汤喝起来就会更加鲜甜。
买好了所有食材,时春晓才带着文馨往家里走去,文馨说了一路,嘴巴终于累了。
时春晓给她打开了水壶,文馨开始咕咚咕咚喝水。这个世界才安静了一些。
真是没想到一开始一句话也没有的小朋友,现在可以完全变成一个话唠啊!她们家距离市场不远,走个十几分钟就到了,但是从幼儿园走过去市场,在市场溜达了这么一圈,再走回来,对文馨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当时有些勉强了。
尤其是她这一路还不带停地高强度说了许多的话。最后一段是时春晓把她背回去的。
没想到在楼下居然还遇到了孙奶奶。
五点多了,太阳也没那么晒了,孙奶奶和她的好友正在一起打太极,看到时春晓来了,热情地打招呼。
“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时家的丫头,做饭不得了啊,好吃得很。“"孙奶奶一看到时春晓,就拉着她上前介绍。
“不是我吹,她这菜,做得比望春居的有水平多了了,望春居的大师傅来了,都得来拜个师。”
另一个奶奶时春晓没见过,也不知道原主认不认识的。她也就不敢乱说,只是笑笑听孙奶奶说。
“来,认识一下,这是宋奶奶,春晓,小时候宋奶奶还抱过你呢!不过啊,你们彼此都不记得对方了。”
孙奶奶人脉广,这片就没她不知道的事情,时春晓听她这么说,也赶紧带着文馨一起喊了句“宋奶奶”。
宋奶奶看着和孙奶奶年纪相仿,她看了看时春晓和文馨,眼前的姑娘,模样儿倒是俊,这么俊的姑娘,这年头别说做饭了,只怕厨房都没进去过几回。“我不信,你尽证我,你这老骨头,就吐不出一句真话的。”宋奶奶有什么说什么,倒是时春晓在一旁听她这么说,这俩得是多少年的姐妹,能这样肆无忌惮地说话?
老骨头都说出来了。
“你别不信,这周末你家那个出嫁了的女儿,不是带着她婆家一家都来吗?浩浩荡荡五个人来呢,加上你们这一大家子,十个人打不住。”“左右你不是得请人家吃顿饭,你不是就看不上你女儿婆婆那做派?她觉得你们小家小户,你女儿高攀了人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