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离了建康城。”
阿念盯着前方,黑暗似乎永无止境。
她问:“离了建康之后呢?”
他出了会儿神,答道:“我不知道。我没见过外面的模样。你见过么?”
阿念努力回忆了下。她不记得幼时家中的情况,只剩下些模模糊糊的粗浅印象。
“我家在云阳西城。很吵闹,味道也不好,人也杂。”
云阳西城应漕运而生,船工,役夫,商贩,牛马,皆会于此。家里家外,地面总是湿泞难闻,空气里飘着牲口的粪味儿。
身侧的孩童轻轻笑了:“那也很好,比宫里好。人多也热闹,听起来很安心。”
阿念问:“比住在宫殿里好么?”
“自然好上许多。”他答道,“殿内太冷了,又大又空,吃不到热饭,也没有热乎气。”
阿念:“你很清楚这些。”
“我以为你知道我清楚。”
一来一往,皆是试探。
阿念闭上眼睛。她听见他问:“你会出卖我么?”
“我既带你出来,如何会出卖你,又该将你卖给谁?”她拧掉裙摆滴滴答答的水,半晌,涩然唤道,“六殿下,你且放心罢。”
离开尸堆前,阿念已经推断出对方身份。这也怪他没有仔细遮掩,猜不出才是傻子。
“我知道你是个狠心的好人。”他喃喃说着,按住自己扭曲无力的腿,“我赌你会救我,你既救我,便救到底。待我安定下来,未必不能伺机而动,重返建康,赐你荣华富贵世代簪缨。”
多有意思。
一个在宫中备受冷落,连宫婢都敢背地里讥嘲的皇子,竟敢说出这般大话。
阿念张嘴,未及说话,船身传来猛烈震荡。她俯身掀开篷布,借着缝隙向外望去,只见前方河面拥堵,船挨着船,皆往水门挤去。
水门正上方的城门楼上,站着几个军官,两侧垛口亦有士兵手持弓箭。
“放栅!放栅!”正中间的军官吼道,“此处不得通行,将他们都拦住,仔细盘问!”
城门楼插着的旗帜,写着明晃晃的“昭”字。那楼上站着的军官,盔甲制式也与夜袭宫城的将兵一致。
想来这水门也落入昭王之手。
水栅吱吱嘎嘎地向下落,周围船只顿时响起一片哀哭咒骂。阿念藏匿的这货船,亦有人冲出来跺脚喊叫:“这是运往吴郡季氏的货,本就该今夜起行,为何要拦?”
阿念不晓得吴郡季氏有多厉害,城门上的军官显然也不在意,径直下令让士兵搜检货船。岸上士兵拿长杆挑起篷布,阿念暗道不妙,急忙后退躲避,仍然被迫暴露大半张脸。
说那时迟那时快,铁箭破空射断长杆,篷布骤然下落。
光线重归黑暗的刹那,阿念瞥见对岸策马持弓的少年。当真生得好样貌,眉长入鬓,凤眸冷冽,修长双腿夹着马腹,脊背挺直如竹柏。
篷布隔断视线。
城门楼的军官愤然呵斥:“宁自诃!我等奉命守城,搜查可疑流亡之人,你捣什么乱?”
马背上的少年纵声大笑。他晃了晃手中弓箭,眸间冷意瞬间化作春水,语气戏谑懒散:“你要寻的是天潢贵胄,怎地瞎了眼,与这些逃命的百姓过不去?守城不是封城,都走都走,拘着他们作甚!”
河面守备不足,被这么一闹,真有船只抢着过去。水栅下得慢,货船的船夫们连忙动手,紧赶慢赶,蹭着最后的间隙滑出关卡。伴随着军官的叫骂声,冰冷沉重的栅栏没入河底,旋起层层涟漪。
终究放了些船只过去。
“宁自诃!别以为昭王殿下赏识你,你就能胡作非为!过了今夜,我定要参你违背军令之罪!”
上头的人仍在嚷嚷。
少年收了弓箭,嘻嘻哈哈地笑着,右边脸颊印着个浅浅的酒窝。耳垂的金环随之晃动,摇曳着令人心烦的微光。
“谁管你。”他策马掉头,拖长了调子道,“守城搜查这等闲事不要拘着我。我要到宫里找我妹妹去。”
“我们五年没见了,她一定很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