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娘,嫣娘!”
她落下泪来。
宫中凉薄,纵使阿念常年以善待人,依旧无法与谁关系亲厚。嫣娘与她同在一处,虽言语多有贬损,行事却能给予阿念些微暖意。
搁在矮凳上的菜粥,塞枕头底的布包。再早些时候,也曾为受欺压的她说几句公道话。
这便够了。
足够让阿念抛开生死顾忌,抓住宦官的腿,急切恳求:“能不能将她拉上来?救救她,现在肯定还有救……”
那宦官生得白胖高大,正处于六神无主的境地,闻言抬腿便是一脚,尖声喝道:“放肆!咱奉陛下旨意处置罪奴,你这贱婢胆敢阻挠?”
阿念被踹得仰倒,眼光瞥到身后另一人,转而跪地求饶,脑袋砸得闷声响。
“奴婢知罪,奴婢有罪!还请二位公公高抬贵手,救嫣娘一命!她如何能犯下死罪,此事定是误会……”
话未说尽,四面炸响冲杀呐喊,似有千军万马围拢园林。两个不耐烦的宦官越发惊慌,匆匆撇下摊子要逃。阿念一时情急,也不管尊卑规矩了,伸手死死扯住一人袍角。
对方脱身不得,怒极反笑:“都什么时候了,你不要命咱还要命!一个献媚惹怒陛下的罪奴罢了,这井里不知埋了多少,你要有本事,你自己下去捞啊!滚开!”
寥寥数语,嫣娘罪名明了。
阿念愣怔松手,布料自指缝滑过。那人忙不迭去追另一个跑远的宦官,不消片刻便失了踪迹。
此间只剩阿念。
她回到水井前。井口狭小仅容一人身量,往里探,井壁却是倾斜的,越深越宽。阿念摸了满手湿滑绿苔,心知无法下井,转而看到地上散落披帛,便脱了身上短襦,与披帛打个死结,垂进井中。
“嫣娘!”
她趴在井口,嘶声喊道,“你若听得见,就抓住披帛,我拽你上来!”
回应她的,只有沉闷潮湿的回音。
阿念不停歇地喊。
喊得耳朵胀痛,眼球鼓出。
仅凭自己无法救出嫣娘。所以她才会昏头昏脑求助宦官。
但难道她不清楚么?
嫣娘落井前,望过来的那一眼,早已失了生志。
咚咚,咚咚。哪里在撞门,哪里在敲鼓。火光蔓延天际,厮杀惨叫声无比真切地向阿念袭来。她放下手里紧攥的衣料,用力擦了把脸。
宫中乱了。
上一次宫乱,是六年前,宫中奴婢尸首枕藉。如今唤作昭王的煞神打进宫来,显然又是一场噩梦。
阿念不想死在这里。
也不愿于此地苟活。
她按住藏在腰间的小布包。因为怕弄丢才拿着的,如今她要带着它,带着嫣娘赠与的银钱遗物,逃到宫城外面去。
逃!逃!
阿念循着来时路离开坠红园。所幸她选的路过于冷僻,途中几乎没有和谁撞脸。从草洞爬出来,想往杂役房的方向去,却接连遇到几股乱兵,穿的不是禁卫服,身上溅满了血。
夜里火光明灭,将兵形同恶鬼。阿念仓惶躲避,不知不觉离杂役房越来越远,退到北边儿去了。
宫城西北边角,原是冷宫荒殿的地界。这里没那么多逡巡杀人的将兵,只余满地横倒的残肢断臂。台阶,门洞,庭院,到处是死人,宦官宫婢尸首交叠,红的白的流溢砖缝。
阿念踩着血水奔逃。
她来过这里,给边边角角的宫殿甬道扫过地,运过水。她知道怎么出去。要顺着排水渠跑,经杂役通道去到掖庭旁侧的角门,那门是运送净车柴炭的,平时只有宦者看守。
阿念身量小,趁着夜黑,独自逃命的机会很大。
她越过伏倒在地的尸体,压着泛疼的呼吸向前跑。排水渠竟然也躺着许多血肉模糊的人,有些似乎还在抽搐。
阿念只瞧了一眼,视线便烫得缩回,不堪细看。
横里突然伸出只血手,握住了她的脚踝。
“救……”
阿念吃了一吓,挣脱那血手,回头再看,竟是应福趴在水渠边上。他仰着青白的脸,眼里糊满了泪,说话时咽喉血疤起伏滚动。
“是阿念……救我……”
不久前,他还想与她对食。如今他半边身子浸在污水里,腰侧破了个大洞,长长的肠子都坠了出来。
阿念头皮发麻。她看他,那张淌着血泪涎水的脸上尽是对死亡的恐惧。
这恐惧又化作绝望。
“我不想死。”应福张嘴,涎水混着鼻涕流进来,“我、我不想死……不想……”
声音越来越低,微不可闻,消散殆尽。
阿念用力吸了下鼻子,腥臭的铁锈味儿滚入咽喉胃管,险些灼伤五脏六腑。她没再看倒伏在排水渠边的尸体,咬牙继续奔跑。脚底踩到软物,淌过水面,仍旧要跑,跑,什么都不要看,一直跑出宫城去!
可是当她拐过墙角,快要抵达杂役通道时,瞧见了什么?
密密麻麻的尸骸堆成小山,景象形同炼狱。几个散兵提着枪,挨个儿戳刺检查。阿念躲无可躲,一骨碌滚进尸堆里,恰巧与身侧一双黑眸对上目光。那是个穿着绛袍的小童,被压在最底下,发髻散乱,冷玉似的脸蛋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