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走出来,玛丽踩着尖头旧皮靴跨过水潭,忍不住沾沾自喜地说:
“我本以为这炉子已经够便宜了,没想到,还能得到一套烤盘,真是划算。
家里用的那套老炉子,还是你刚满十岁的那年买的。
那时候才花了十几个先令,不过也太小了,只有一个灶孔,烤格里即便是饼干这么小的东西,都只能烤一盘。”
黛莉将雨伞重新撑起来,点头说道:
“是啊,换成大炉子,一天制作几十磅面包都完全不是问题了。”
黛莉与往常一样,神色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同寻常。
若是此刻有谁直勾勾的盯着她,才能发觉她那双通常淡漠一切的眼中有抹戏谑的情绪浮现,短暂后又消失了。
随后,黛莉与玛丽一起又去了附近的玻璃罐批发店。
在十九世纪末的伦敦,梅森瓶几乎是所有罐头食品厂都在使用的包材。
无论是女王抹面包吃的果酱,还是贫民吃的布丁,几乎都是以此为模具或容器。
所以,价格也是相当便宜,常见的家用型号有一品脱,半品脱,一夸脱这三种。
现在的廉价梅森罐还都是浑浊的棕色和灰绿色,瓶盖多是合金,玻璃上还有过去一八五八年的铭文。
黛莉准备采购大概足够一周使用的数量,一品脱和一夸脱两种大小,各订购了一箱。
确定清楚数量,她在柜台边拿着羽毛笔与店员签着收据。
上面清楚写了,一品脱一箱有五十只,批发价格为九十便士。
比它大一倍的夸脱瓶则是一百一十便士一箱。
买完瓶子,她们又在隔壁的纸品批发店里,购买了一千张裁剪好的白纸,纸袋也有一千枚。
还有五卷牛皮纸,三卷麻绳,以及可以穿绳的标签纸三千枚。
目前纸品也是一种很廉价的东西,最便宜的通常都是草浆纸,又薄又脆,容易老化,用来印报纸的也是这种。
牛皮纸就十分结实了,用硫酸盐法混合木浆制作而成。
订了一大堆,足够一个月的使用,一共不到二百便士。
解决完这最大的几项采购,黛莉和玛丽都感觉饥肠辘辘,前胸贴着后背。
她们回到了塔尔德二手厨具店的直对面,进入了一家意大利人开的小餐厅。
小餐厅里装潢陈旧,桌椅不多,人也不少,里面穿梭着一个忙碌的服务员,端着几盘通心粉走来走去。
黛莉和玛丽还是抢到了靠窗边的位置,与旁边的人擦身坐下。
黛莉掏出清单,铺在桌子上,往下数了数。
“炉具,托盘,梅森罐和纸包材,麻绳,这些都已经齐全了。
剩下的就是进杂货,还有食材采购,这花不了多少时间了,预算也还剩这个数。”
还有不到六个英镑,黛莉比出了手势,不在人多的地方提钱。
玛丽点头,或许是因为目前一切顺遂,她对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很期待。
不一会儿,店里的服务员忙完了,懒懒的过来询问她们吃点什么。
“我们都要通心粉套餐。”
她们商量过后,黛莉对服务员说道。
玛丽将清单收了起来,抬头看向黛莉,她对大女儿近期的举动本就有些疑问,今天一起出了趟门,还是第一次见识到黛莉在外面锱铢必较的样子。
玛丽的心里忽然生出一些感叹,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黛莉长成了一个如此心智成熟,毫无小孩气的人了?
果然,人长大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玛丽暗自想着,以后不能把她当小孩子看了。
黛莉的面色十分平静,她把视线投去窗外,透过繁忙的闹市,看向了刚才光临过的二手厨具店。
自打她们离开那家厨具店已经一个小时了。
现在天色大亮,盘踞在半空的雾霾也渐渐消散,只不过雨还淅淅沥沥的下着,街头小贩的生意也热闹了起来,人马车流如织。
“咣”“咣”“咣”
忽然,白教堂散开钟声,一辆不太起眼灰扑扑的马车从远处腾腾驶来,靠在了厨具店门口。
不一会儿,黛莉看见车里面走下来两个人。
他们有些警惕,穿的像工人,环顾了四周,才进了店里,抬了几只木箱走出来。
往返两三趟,将马车装满后,又迅速的离去,似乎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