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这个时候,她们对价格的警惕就已经完全消散。
做生意便是如此,若只是勤劳,可得中下,若能利用人性,就有钱途了。
黛莉知道,真正开始赚钱的时候还在明天。
今晚睡前,她先把从油漆店买回来的材料打开,仔细的用小刷子,把柜子外侧稍微处理了一下。
夜晚降临,隔着大门,她可以听见克拉克巷子里,地下酒馆传出的喧嚣,比昨天要减弱了许多。
黛莉有些疲惫的爬回二楼,在小杂物间里用过便桶,又爬回阁楼的房间。
在这狭窄如同蚁巢的空间里,只能简单用热水洗漱,换了身睡裙,但却还不着急休息。
黛莉坐在狭小的木床上,头顶就是阁楼的屋顶,膝盖上盖着不太厚的被子,窗外雪籽拍打玻璃。
她在床头挂着一盏煤气灯,手中则打开了一本有些破的《惠特克年鉴》
这本书上记录了英格兰各地的农事活动,节日习俗,社会事件。
黛莉认为,穿越也有些类似在新的地方开启了一个新的项目。
那么她就本能的按照开启新项目的流程,先深入的了解伦敦目前的社会环境,人文风俗,官僚制度,法律尺度。
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每天阅读伦敦的主流报纸,以及这样信息密度高的年鉴书籍。
每天晚上睡前阅读半小时,她就能对这个世界的细枝末节更了解,掌握多方面的资讯。
第二天,清晨。
一月初的伦敦还一副冬季的模样,雨夹雪淅淅沥沥地顺着屋檐往下滴落。
纳什先生和弗莱德出门之前,天还没亮,他们披上了一件半身帆布斗篷,戴上了挡雨的宽帽。
每人携带着一包饼干,推着空车出门。
先在多罗斯街路口等待牛奶农场的货车驶来,接满了今天要送的牛奶,又结了这一周的送货工钱。
牛奶农场的货车马夫比他们起的更早,通常凌晨三点时就从南伦敦附近的姆查米出发了。
多罗斯街订奶的商户很多,父子二人把奶车推过去之后,分头开始行动。
他们拎着沉重的金属铁桶,敲开了小餐厅后厨的门,门开后,纷纷熟稔地与后厨的人打起招呼。
…
洛比特杂货店。
雨夹雪中的清晨,伦敦东区的街道一片水雾弥漫,四处灰扑扑的,能见度不足五十英尺。
就连打门口路过,戴着八角帽的报童都一副蔫蔫的模样,或许他也预感今天的生意不会太好。
但在乔治看来,今天洛比特先生的心情实在是很美。
昨天上午,他发现了纳什杂货店使用打折传单后,便也不计利润的加入了这场斗争。
果然,忙不迭抄的照着纳什杂货店的传单,写了一百份传单在中午发出去。
到了傍晚,附近的邻居就开始上门买生活用品了。
昨天的情况让他看到了希望,只需要把价格调低,这些老邻居就会扑上来扫货。
只要数量走上去,洛比特认为自己不一定会亏本。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客源也是纳什杂货店的基本盘。
要是纳什杂货店失去了这些稳定的老顾客,恐怕一两周之内就能被他整破产!
到时候,他就少了一个离得最近的竞争对手,对长期发展大有裨益。
洛比特先生十分满意他自己是魄力。
他顺手拿起柜台上,乔治正在包装的一块蜂蜜饼干。
嚼了两口,发现味道有些发苦,似乎烤过头了。
洛比特先生不耐烦地朝楼上吼叫了两声。
楼上厨房里,洛比特太太充耳不闻,撇了撇嘴,继续揉面准备烤面包。
她也懒得筛面粉了,随便混点黄油和老窖种,团成团塞进了烤炉里。
又从角落里摸出一根卷烟,靠着门抽了起来。
嘴里忍不住嘟囔:“吝啬鬼……”
屋外雨还夹雪在下,洛比特先生催促着乔治干活,又拿起挂表瞧了瞧时间。
他预计今天的生意不会太好,又打算去睡回笼觉。
刚一晃神,洛比特瞧见多罗斯街上的咖啡店的老板乔尔从店里走了出来。
乔尔穿着一件棕色长风衣,撑着一把黑漆漆的雨伞朝自己这边的方向走来。
洛比特立马整理了着装,打算亲自接待这位客人。
乔尔的家族已经在多罗斯街开了上百年廉价咖啡店,生意一直很好,洛比特打听过,他家的流水每个月都是上百镑。
他是个有钱的主顾,这样撑着伞步履匆匆的走过来,一定是要购买什么着急的东西。
洛比特先生对自己的认定深信不疑,他扬起微笑走到门口,摆出一副悠闲地脸色,从口袋里夹出了两只卷烟。
正要将手抬起来,那打着伞的乔尔先生却在朝春风满面的洛比特点头示意后,掠过他往克拉克巷子里走去了。
洛比特的表情和胳膊凝固住了。
他顿时感觉全伦敦的潮湿都黏在了他的衣服上,鞋底也沾满了焦煤,黏的脚底抽不动,十分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