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子嗣(2 / 2)

沈宓,有人则看向皇后。

沈宓握着筷子的手一僵,才要开口,皇后却清清嗓子,许是脸上挂不住,差人去叫顾持盈。

魏王妃也识趣,不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众人很快也抛诸脑后,半刻钟后,顾持盈才不情不愿地来,坐在沈宓对面,全程没半点好脸色。

酒过三巡,魏王妃却忽然偏过身子,掩起唇干呕起来,一时惊动席间诸人。

魏王妃抿下一口茶水,面带歉意地看向皇后,“皇后娘娘恕罪,妾失礼了。”

皇后敛眉,问:“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传太医来看看?”

席间的内眷除了沈宓与顾持盈,都是生养过的,见着魏王妃这情形,便有人问:“瞧着像是害喜了?”

魏王妃没完全否认,“也可能是吃坏了肚子。”

她这么说,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皇后也只能让人去传太医。

不过多久,太医隔着丝绢换左右手为魏王妃把过脉后,面带喜色:“恭喜王妃,您这脉象如盘走珠,看着是喜脉无疑,已有将近三个月。”

皇后道:“既然有了身子,酒水一类的,便莫要碰了,仔细对孩子不好。”她说着叫人将魏王妃面前的酒水撤下去换成温热的茶水。

“都有三个月了,之前自己竟也没有半分察觉么?”皇后又问魏王妃。

魏王妃面上添上一丝恰到好处的愧赧:“妾生元姐儿时落了病根子,当时太医说后面恐怕难以有孕,妾这才陆续为殿下在府中添了两个妾室,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幸再有孕,是以前两月月信未至也未曾在意。”

她虽这么说,但在座都是人精,怎会不知她是故意的,沈宓自然也明白了她的用意,月信连续两月未至,她又不是没生养过,怎么可能不传太医,不找郎中瞧瞧,而她方才观察李贵妃的神色,李贵妃对此并不意外,甚至面带欣喜,想来是知晓此事的,今日她当面做出这害喜的样子,不过是为了当面刺激皇后与沈宓罢了。前不久元旦大朝会上,顾湛先一步动手,东宫佳话传遍汴京,官家欣喜嘉奖,元宵时,魏王妃自然要扳回一局。

皇后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嘱咐魏王妃多多注意,将养好身子。

沈宓瞧着皇后的面色,似是不虞,她心中泛起不安来,果然在散席后,皇后单独将她留了下来。

走到一处宫门前时,皇后让她抬头,问:“小宓,认得这几个字么?”

沈宓抬眼,那匾额上写着的是“螽斯门”。

皇后又道:“‘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天家重子嗣,螽斯多子,所以宫中有螽斯门。你与湛儿成婚已有两月,腹中怎得仍无消息?”

沈宓想起成婚的第一个月,顾湛都没来过她的青鸾殿,还是后面才肯隔三岔五地来一趟青鸾殿,却也只是和衣而睡,她与顾湛至今未行过周公之礼,又怎么可能会有孕?

皇后见她低头不说话,又道:“子嗣之事本不催你,你所出也并非湛儿嫡子,但近两年来,魏王有意崭露头角,看起来是想与湛儿争上一争,魏王是官家长子,朝中以李贵妃之兄李相为首的许多臣子都有意拥立魏王,若是魏王妃这一胎是个男嗣,只怕圣心当真会动摇,道理你应当都懂,不用本宫多说。”

沈宓心中委屈,但在皇后面前,也不敢将责任归咎于顾湛,只得说:“许是殿下在那事上,怜惜妾过甚……”

皇后轻叹一声,“他怜惜是一方面,但你也要将自己身体调养好了,听说你嫁入东宫病了一个月,这么下去可不行,明儿本宫让太医来东宫给你瞧瞧身子,好好调理一番,尽快怀上。”

沈宓不敢拒绝,皇后又拉着她训话训了好半天,才肯放她回去。

回了东宫后,侍奉顾湛更衣时,她有意提起此事:“殿下,今日入宫,母后催问子嗣的事情了。”

顾湛应了声,不置可否。

沈宓捏着袖子,低眉问:“殿下,想同妾有个孩子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